梁鵬偉
摘要:我國民間借貸的存在由來已久,發展歷程曲折,別具中國特色。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民間借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近年來,工商業大發展,資金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民間借貸市場更趨活躍,呈現出借貸規模擴張迅速、借貸用途多種多樣的特征,對金融行業的影響日漸加深,特別是P2P行業的迅速擴張和出現的一些問題,規范民間借貸已是社會廣泛關注和金融管理部門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民間借貸具有利弊共存的特征,引導其正規化發展,減小隱形風險和經濟危害是當務之急。本文結合我國民間借貸發展的簡史、總結和分析中國民間借貸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關鍵詞:民間借貸;P2P;互聯網金融;現狀
1概述
1.1民間借貸的定義
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而非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狹義的民間借貸僅指自然人之間的借貸行為,廣義的民間借貸指自然人與法人之間、法人與法人之間以及自然人、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借貸行為。本文研究的是廣義的民間借貸。
1.2民間借貸的性質
民間借貸既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法律現象。對于個人和中小企業來說,民間借貸是一種融資渠道。對于民間閑散資本來說,民間借貸是一種投資渠道,是民間金融的表現形式。民間借貸是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存在和運營,一定程度上,得到國家金融政策鼓勵發展,具有適當利用民間游資,具有活躍融資市場,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民間借貸與非法集資有本質的區別:一是,民間借貸資金來源合法,自有資金或合法募資;“非法集資”是無項目或虛構項目向公眾募集資金。二是,民間借貸規模較小,利率合規,相對穩定;而“非法集資”資金量大,涉及面廣,易影響社會穩定。三是,民間借貸用于短期的合法的消費和商業用途;“非法集資”資金用途不明,存在隱性風險。
2我國民間借貸的主要形式
民間借貸包括借和貸兩個部分。“借”多指個人間的借款行為;“貸”指企業與企業之間或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款行為。
第一,親友間低息互助借款。主要是本地居民、個體業主之間有償或無償的借貸行為。一般是認識且相互信任,當面約定約定借款金額、利息、期限,打個借條或口頭約定,用于資金周轉或救濟應急。
第二,組織內部的集資類借貸。主要指為了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組織向股東、管理層和普通員工籌集資金的行為。一般是通過持股或參與分紅的方式支付利息,這類借款有相應的文書憑證,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小額貸款公司的短期高利息類借貸。主要指個人或企業與小貸公司達成協議的借款行為。主要有信用貸款和抵押貸款兩種,借款用途一般是大額消費、經營擴張支持和資金周轉等。小貸公司需要是合法合規的,以P2P公司、網絡借貸平臺、典當行、擔保公司、正規的第三方理財公司和基金公司最為常見,通常通過債權轉讓的形式,先利用手中債權集資而后放貸。
第四,不正規的放貸團伙和中介借貸。由于流通市場資金缺口較大,利潤豐厚,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個人或組織參與民間借貸屢禁不止,他們通過某些手段謀取暴利,給家庭和社會安定造成負面影響。另外一種打著看似正規的“擔保公司”、“財務管理公司”、“投資管理公司”等旗號,從事不規范的民間借貸業務。
3我國民間借貸的發展簡史
3.1歷史起源
民間借貸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先秦時期,放款取息已非常普遍。據記載,公元前300年齊國孟嘗君在自己的封邑薛地放債取息,而且頗具規模。經過各朝代的發展和完善,民間借貸主要有信用放貸和抵押放貸兩種方式。信用放貸是從南北朝時開始的舉貸方式,而抵押放貸最常見的方式是當鋪,一直到解放前這種兩種放貸方式都一直存在。
3.2成長歷程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對民間資本的態度和政策的變化,中國的民間經歷了一個興起、發展、暫停、而后又逐漸復興的道路。
3.2.1興起于80年代。中央政府初步認可民間借貸融資方式,出臺相應金融文件和融資試行辦法。80年代中期錢莊興起,讓民間借貸更加興盛。
3.2.2發展于90年代前期。相關部門認識到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作用,承認社區性資金互助合作組織的合法性。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農村合作基金會也迅速擴張,開始辦理非會員及所在區域以外的存貸業務。
3.2.3暫停于9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為了防范風險,1998年央行規定除部分小額信貸、不計息的親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規金融組織或活動均屬非法,隨后農村合作基金會被取締,民間借貸處于停滯或倒退狀態。
3.2.3復興于本世紀初。2003年起,國家逐步放開了民間小額信貸的限制。2006年,銀監會首次允許產業資本和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領域。2008年,央行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領域打開了一扇大門。
4我國民間借貸的發展趨勢
新世紀以來,我國民間借貸發展迅猛,各種小額貸款公司陸續成立和運營,其中以P2P網絡借貸最為典型。
4.1貸款平臺數量迅速增加。2007年上海出現首家P2P網絡借貸公司,隨后全國擴展到幾十家P2P平臺,2012-2016年P2P平臺從200家增加到2000多家,發展趨勢迅猛,引領了民間借貸的發展方向。
4.2總放款金額和參與人數逐年翻翻。2012年底,P2P網絡借貸月成交金額達到30億元,有效投資人在2.5到4萬人之間;2014年末月成交量達到300億,P2P平臺達到1300家左右,有效投資人達到50萬;2015年平均月交易金額突破800億;2016年也維持著發展壯大的趨勢,使得民間借貸更加活躍。
4.3風險管理措施趨于完善。P2P網絡借貸平臺初始階段,出現一些壞賬風險,但并沒有影響到這一借貸模式向前探索。隨著借貸公司通過總結線下和線上兩種方式的經驗,在公司管理、借貸審核程序和風險控制等方面都有所進步。
4.4國家鼓勵民間借貸發揮正能量。基于國內資金需求量巨大,民間借貸具有利于金融流通,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2014年起,國家表明了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態度,在政策上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給予了大力支持。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家加入借貸領域,運用現代化企業管理經營借貸平臺,注重風險防范和合理運營資金,近年來出現一批知名的借貸公司。
4.5國家金融監管更加嚴格。由于P2P網絡借貸平臺成立門檻較低,以及銀行收縮貸款額度的原因,借貸領域商機增多,民間借貸如雨后春筍般擴張。一些借貸平臺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導致無法兌現對投資人的本金和利息承諾,2014年就出現數十家P2P借貸平臺倒閉或老板跑路的現象,給予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提高了準入門檻,打擊不正規的P2P平臺,引導民間借貸朝專業化和正規化方向發展。
總體上來說,以P2P網絡借貸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其讓民間借貸一個古老行業呈現出朝陽產業的成長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