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達明
摘要:近幾年城市線路管理建設以快速發展的姿態活躍在人們視線中。GIS技術的引進和計算機技術與日俱進的發展勢態使得通信管線網絡規劃告別了傳統模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數據采集和網絡規劃朝著數字化方向發展,管線管理越來越系統化和科學化,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實現了資料輸入(輸出)、綜合業務、實時監控等一體化。接下來筆者將就城市通信管線管理系統設計的原則、目標和其主要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城市通信管線;管理系統;設計研究
前言
通信網絡絕大部分的基礎設施、設備都與地理信息有著緊密的聯系,它是城市地理信息中相當復雜的組成部分。我們應當將地理信息系統作為基礎,施行對城市通信管線的管理,在城市通信線路資源管理系統下進行相關的研究與開發,包括分析信息屬性和空間屬性,使工程設計、網絡規劃、維護管理等在通信管線的管理活動中實現計算機一體化等。很多線路管道的數據是動態變化的,我們必須考慮到地下通信網絡復雜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其進行更新。此外,不可忽視的成本代價往往會隨著建設、設計和維護部門在工作中時常遇到的大的問題而產生。而地理信息系統(GIS)憑借著其囊括計算機科學、地理科學和信息科學三者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優勢,能夠讓通信網絡的基礎設施、設備更上一層樓。
1.通信管線系統的建設目標
在通信管線網絡業務開展和管理實施過程中,由于引入了GIS技術,加上城市地理地圖充當其背景,使得通信管線的相關操作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網絡規劃、建設、管理和資料存儲告別了傳統的方式,實現了多個方面的計算機管理一體化,這些方面主要包括資料輸入(輸出)、整體查詢、通信管線網絡工程設計及其規劃預算、工程建設和施工管理、固定資產統計分析、系統運行維護、線路非現場監控、市場分析和預測、通信綜合業務等。
(1)可以依據對管線各種實施、設備相關屬性及數據的準確管理,按照種類、區域等多種標準,查詢、統計和研究物理路由以及各種管線和管線附屬等設施、設備。
(2)通過為行業各個系統提供不可或缺的數據、圖形,奠定電信企業內其他的系統建設的基礎。
(3)可實現包括通信管線相關設施(備)、地上他下管線深埋和分布情況以及室內設備等的可視化管理,這種管理是通過計算機以表格及圖形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從機房到配線架,再到用戶分線盒的全面的通信管線資源管理。這種以城市地理地圖為依托的管理也是電信部門強有力的管線資源管理工具。
(4)可以較為準確、及時的把新建工程完工的相關資料傳送給應用系統。
2.通信管線系統的設計原則
為了更深層次的擴充和擴展系統,盡可能的滿足相關要求,實現系統目標,在進行系統設計工程中應該滿足以下7個原則:
(1)可靠性。可靠性主要包括屬性數據和圖形信息的可靠,我們應該組建大型商用數據庫,運用其數據管理、備份等功能,時時補充、更新、備份發生了變動的數據。
(2)先進性。在系統設計時應該運用當前世界上主流的系統結構,在通信管線網絡數據分析和建模中運用GIS的方法和理論,并且應該運用大型的商業數據庫來管理和儲存數據,做到先進但卻不缺少可靠和成熟。
(3)完備性。完備性是指數據庫中儲存的屬性數據和圖形信息應該具有完備性,即不僅應該滿足日常工作,還應該滿足系統正常運行和數據實時更新的要求。
(4)實用性。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應當以滿足相關人員的日常工作要求及其使用習慣為前提,做到人、軟件和業務流程三位一體的有機結合;對深埋地下的大量不可見到或難以見到的通信管線相關數據實行可視化管理,以便對其進行管理、維護、更新;對數據進行動態管理,實時更新數據,做到數據在各個系統中統一。
(5)可擴充性。可擴充性是指在數據庫設計、系統信息編碼及其功能方面留出充分的空間供以后更深層次的開發或是增添另外的專業應用系統。
(6)高效性。高效性要求能夠對數量龐大的數據進行快速準確的處理。
(7)標準化。標準化要求在開展工程時,遵循實際工作標準、行業標準甚至是國家標準,并且還應該合理利用相關的研究成果,對這些標準進行實時補充和拓展。
3.通信管線系統的功能
(1)建設管理工程
建設管理工程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其一,可實現非現場全程監控;其二,建設更高質量的客戶服務體系。系統能夠實時顯示工程的進度,從施工到驗收,全部根據事務處理的流程開展,工程被驗收后,系統會自動將其歸入固定資產管理。通過在地圖上直觀明確地反映即將開展的工程,依據施工范圍,找出會受到影響的客戶,及時地與他們交流溝通,使服務質量大大提高。
(2)預測規劃
借助實時監測系統,依據客戶密度的增加情況,同步分析電信、市政建設,分析局所設置規劃,設置光(電)纜路由,分析網上資源及其相關優化等。
(3)維護管理底圖
圖形方面可實現圖形錄入、編輯、變換、整理以及輸出等操作,圖幅方面可實現柵格圖、圖幅拼接、矢量圖疊加等操作。此外還可實現地圖庫更新和管理等功能。
(4)設計工程
可組建完工圖紙庫、設計圖紙庫和概預算數據庫,依據工程相關情況生成概預算報表。甚至輸入相關的限定條件,如網絡資源狀況、地理位置等,系統會自動生成最優的工程方案,待工程竣工后,相關資料會自動轉存系統。
(5)管理維護管線
針對本地網全部管線設備、設施,提供查詢屬性相關材料和實體圖形、查詢任何條件下的路由狀況、編輯設備數據、統計實體對象相關資料、定位故障點以及圖表和報表輸出等功能。
(6)管理公用電話
可實現公用電話(電話亭、電話機)數據輸入、統計、編輯和查詢等功能,即對公用電話信息與業務進行管理。
(7)監測設備,線路
依靠與已有的監控系統的緊密聯系,可在地理地圖上清晰明確的呈現出實時數據。建立在用戶信息和故障信息上的報警功能,可發揮指示故障地點等基本作用,也能夠實現對故障產生的影響估計和預測等高級功能。
(8)管理固定資產
首先能夠提供多種固定資產的統計報表,其次還能夠針對固定資產組建固定資產卡片,甚至還可以提供固定資產折舊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