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敏 羅唱
摘 要:通過對近三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所轉載論文的統計分析,重點回顧了2016年復印源刊數量及系統分布、作者情況、主力研究機構、基金資助等,確認了《職教論壇》等期刊一直為職業技術教育學科的主要理論陣地,得到國家對于職業技術教育重視程度持續增強、該領域學者合作意識逐步提高、活躍學者進一步集中出現于位于直轄市的“985”綜合性大學和師范大學等結論;利用近年來職業技術教育學科的相關熱詞,結合聚類分析方法對2016年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研究的熱點及其相互作用趨勢進行展望,發現健全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提升職教質量和促進地方本科高校轉型職教這四個方向仍是職業教育發展途徑,同時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這一方向已經淡出學界的興趣范疇。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研究;轉載量;統計分析;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李興敏(1967-),男,黑龍江訥河人,深圳市人民政府督學、深圳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為在線教育和教育評價;羅唱(1993-),女,湖南湘潭人,深圳大學師范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職業與成人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09-0005-05
一、轉載回顧
(一)轉載數量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近三年合計轉載412篇學術論文(剔除被轉載的非學術類文獻)[1],其中2016年共從35種期刊轉載133篇,比較2015年轉載138篇和2014年轉載141篇,呈現遞減趨勢,表現出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編輯部選文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近三年的轉載數及其轉載論文的首版時間分布見表1。
由表1可以發現,編輯部轉載的年度安排連續三年無變化,即轉載上一年的首版論文約為四成、轉載當年首版文獻約為六成,證明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成果產出保持了穩定態勢。
(二)收錄欄目
2016年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職業技術教育》下半年(指6至12期,微信公眾號“職業教育新思維”未反映前6期中論文所屬欄目)共設欄目10個,比2015年多了1個,比2014年少了1個。其中常設欄目有7個,分別為“本期關注”“改革與發展”“理論研究”“教師與學生”“比較與借鑒”“政策與制度”和“質量與評價”。其中“比較與借鑒”為每期必設欄目;“招生與就業”“專題:混合所有制”和“政策與制度”為2016年3個新增欄目(見表2)。
對比2014年和2015年設置欄目[2],“本期關注”、“理論研究”、“課程與教學”、“改革與發展”和“比較與借鑒”等5個欄目為三年來延續設置欄目。
(三)來源期刊
研究思路是先從2016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轉載的133篇高質量的論文入手,統計出它們的首版35種源刊中,作為年度突出貢獻刊前十本,進一步統計刊在2014和2015年的各自貢獻,最后通過逐年貢獻加以分析。
期刊中《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教論壇》連續三年蟬聯冠亞軍,《現代教育管理》近兩年每年被轉載11篇,擠入重要來源刊視野,《中國高教研究》年度被轉載量穩定在8篇左右,其他的期刊排名變化較為明顯。
被轉載連年上升的期刊:《教育與職業》由4篇、7篇到9篇,《教育學術月刊》每年增加1篇被轉載論文,由6篇、7篇到8篇;《職教通訊》由連續兩年被轉載量6篇后,于2016年上升到8篇,《教育研究》也由連續兩年被轉載量3篇后于2016年上升到5篇。
與此同時,被轉載連年下滑的期刊:《職業技術教育》由被轉載13篇、12篇到5篇,《教育發展研究》也由被轉載9篇、7篇到5篇。詳見表3所示。
表3中10本重要來源刊近三年被轉載量已經占到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文獻的七成以上,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職教論壇》和《現代教育管理》計3本重要來源刊、近三年被轉載量已經占到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文獻的35%。可見表3中期刊尤其這三本期刊的影響力。筆者進一步將上述來源刊信息整理后填入表4。
表4中10種來源刊的辦刊機構相對集中,教育部和各省市教科院所占到一半有5本,技術師范院校占到三成有3本;辦刊地點在北京的有4本,在南昌的有兩本;出版周期普遍短,旬刊5本占到一半,周期最長為月刊。
二、作者分析
(一)作者友好度
2016年133篇轉載論文中,存在第二作者的72篇,三個作者以上集體完成的16篇,作者合作比例為54%,3人以上研究小組(含3人情況)完成率為12%。對比2014和2015年的統計情況,列入表5。
由表5可知,作者之間的合作比例和研究行為的合作小組形成比例均在逐年提升,說明職業技術教育學者合作意識逐步加強,研究團隊在不斷形成過程中。
(二)學者影響力
根據作者貢獻計算方法[3],文獻的第二作者及其更后排名、貢獻度逐漸減低,故筆者選取轉載文獻的第一作者作為學術貢獻研究對象。先統計出2016年被轉載兩篇以上的10名學者,然后進一步統計出他們在近三年的影響力,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江蘇理工學院學者莊西真、華東師范大學學者徐國慶,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周建松和浙江工業大學劉曉(該句中逗號后排名不分先后)等學者,為近三年間較具影響力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可參考性強,在職業技術教育領域頗具代表性。
三、主力研究機構
首先統計出2016年各個機構被轉載論文數量,選取在2016年被轉載達到兩篇以上的研究機構,進一步考察其在2014和2015年被轉載情況,合計出近三年間的機構學術貢獻,排名位于前8的13家機構見表7。
由表7可知,天津大學在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的學術地位不可撼動;兩所著名的師范院校,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國內頂級名校北京大學都是主要研究力量;排名前五的7家主力機構基本位于京滬津三大直轄市。
四、基金資助研究
根據轉載論文的基金標引項數據,統計發現2016年轉載的133篇論文中有108篇的相關研究獲得了基金資助,資助率為81%。同理統計出2014和2015年的資助情況,填入表8,可知被轉載論文的相關研究年獲得基金資助比例以4個百分點的幅度在不斷上升,在基金資助比例持續升高的前提下,職業技術教育研究質量會得到相應提升。
五、2016年發展趨勢
對于2016年轉載論文133篇,統計出關鍵詞511個,其中不同關鍵詞385個,論文篇均使用關鍵詞3.84個。取詞頻大于3的關鍵詞20個,列入表9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趨勢的預測依據。
使用Excel辦公軟件中的Vlookup函數,可以做出表9中20個高頻關鍵詞在2016年被轉載的133篇論文所有關鍵詞中、逐篇出現的機會矩陣,即2016年高頻關鍵詞的詞篇矩陣,見表10。
將表10中詞篇矩陣代入SPSS做聚類分析,可以得到2016年高頻關鍵詞的聚類分析樹狀圖(見圖1)和相似矩陣,其中的相似矩陣可以在Excel中變換為相異矩陣;再將相異矩陣代入SPSS做處理(多為尺度度量),可以得到2016年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的戰略知識圖譜(見圖2)。一般認為:圖1反映出2016年的各個研究熱點,支撐起了年度研究的框架;圖2反映出各個熱點之間的客觀聯系,展現了它們相互作用下該學科研究的未來趨勢。
結合圖1聚類出來的主次熱點,將圖2中20個高頻關鍵詞就近劃分為4個知識群,可知預見未來的4個研究趨勢:知識群1反映出地方本科高校轉型到應用技術大學,從而讓地方本科高校脫離枯燥的理論課堂,轉而補充更多的企業實踐,德國的職業技術學校是轉型中借鑒的典范;知識群2反映出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建設和質量保障體系,為中國制造提升品質儲備人才,群內6個關鍵詞呈現長條狀分布,說明課程質量建設不是一氣呵成的,應是常態化的長期任務;知識群3反映出職業技術教育的混合所有制特征,即利用企業資源開展職教創新,群內5個關鍵詞呈現緊密型結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特征”兩個關鍵詞位于群中心位置,可見該群代表研究方向在職業教育研究中的顯著性;知識群4反映出“現代學徒制”依然是教師教學的改革途徑,高職院校可在這一頂層政策設計下壯大發展,群內6個關鍵詞相對集中,并且出現“美國”、“日本”等國際化色彩的關鍵詞,揭示了該群所代表研究方向在職業教育研究中的相對重要性。因此,四個知識群的重要性排列應該是:群3、群4、群2、群1。
六、研究結論
“本期關注”、“理論研究”、“課程與教學”、“改革與發展”和“比教與借鑒”等5個欄目為2016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常設欄目,它們的設置有效保證了轉載文獻質量的穩步提高;《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教論壇》近年來一直是重要的來源刊,《現代教育管理》在2016年也進入重要來源刊視野;各級教科院所和技術師范院校是來源刊的主要辦刊機構;來源刊出版周期普遍較短。
本領域學者合作意識提升、研究團隊不斷形成,莊西真、徐國慶等學者是該領域有影響力代表人物;研究主力機構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大直轄市,天津大學集聚學者力量最為雄厚;該領域研究獲得的基金資助力度在持續增強。
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職教質量提升和地方本科高校轉型職教共4個方向是今后職業教育發展路徑。然而對比2015年相關預測[4],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不再建議納入學者未來選題視野,這一結論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佐證:首先,參考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2月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文件認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當前農業的突出問題已經不是農業總量不足,而是農業的供給側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需要中央頂層設計加以改革;其次,代表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欄目“農村職教”在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學刊》2014年(含)之前曾經設置[5],于2015年就已經放棄。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J].職業技術教育,2016(1-12).
[2][3][4]樂傳永,王清強.2015年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研究概況——基于對2015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的統計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2):22-31.
[5]樂傳永,王清強.2014年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研究概況——基于對2014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職業技術教育》的統計分析[J].職教論壇,2015(3):27-33.
責任編輯 殷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