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明
(岷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甘肅 定西 748400)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推行的逐漸深入,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它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選擇與處理、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等方面給高中教學帶來的巨大變化。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不同程度的創新和突破。此次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的影響不僅反映在教師教學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轉變上,還反映在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認識與把握上。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的課程觀逐漸進入教師的認知領域,評價好課的標準也隨之發生了轉變。一堂好課需要具備哪些特征呢?
一、好的教學模式
(一)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在課堂教學中居于主要地位。教學目標明確,是指在一節課上,需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學會哪些技能,通過哪些活動可以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等;重點突出,是指一節課中,哪個知識點最重要。
(二)教學內容豐富、難易適度
教學內容分成理論性和實踐性。在教學理論性內容時,教師應將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實踐性內容時,教師應與理論指導聯系起來。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新穎性。
二、好的課堂設置
(一)創設趣味情境、引入新課
創設具體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是一種激勵學生的教學藝術。眾所周知,數學課堂教學應從問題開始,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能夠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課堂結構緊湊、過程流暢
一堂好課,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嚴密組織。首先,教師應巧妙地安排每堂課的結構,使每個教學步驟和教學環節自然過渡,有條不紊地進行;其次,教師要有效地控制整個教學進程,使整個教學活動和諧有序、富于節奏;最后,教師要科學地分配和掌握時間,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媒體使用得當、板書規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媒體包括電腦多媒體、黑板、影音資料、文字資料、教具、掛圖、圖表、圖片、實驗器材、小黑板等,以及教師的表情、姿態、服飾、手勢,學生的大腦、手、口、耳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如果教師能夠恰當地使用多種媒體,就能給課堂教學帶來正效益。板書是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和表現形式,是最簡易、利用視覺交流信息的師生交流渠道,所以教師的板書必須清楚、得當,具有藝術性,不僅要內容醒目,文字和圖畫簡明扼要,而且還要字跡清楚秀麗,搭配勻稱,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四)激發學生學習情趣,使課堂教學活潑有序
一堂好課應是教師努力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發言積極,教師方式多樣,靈活多變地組織說話訓練,使課堂上人人參與,個個活躍。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有參與的愿望,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從而學到知識。
三、新課程的合理實施
展示教師素質,塑造教師形象。新課程的實施,向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課程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識的權威,這樣的課堂變的靈活多變。課堂上,教師除了應組織和諧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悅耳的語言、展現漂亮美觀的板書、呈現敏捷準確的思維外,還必需增加課堂情況的靈活應變、網絡媒體的合理使用、知識背景的廣泛引用等。
(一)設計提問應有藝術性
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這節課的絕大多數內容,而且還要讓學生能學到其他更多的內容。同時,也要讓學生在上完這節課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在研究那節課的內容,感覺回味無窮。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的興趣,能夠主動的加入到課堂教學中去。
(二)課堂設問合理、指令明確
好的課堂提問具有增進師生交流、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提供教學反饋信息等教育功能,所以在課堂提問時,教師一要注意“問什么”,即精心設計問題;二要注意“問誰”,即要考慮提問的對象;三要注意“怎么問”,即要講究提問的方法和技巧。
(三)關注學生差異、因材施教
課堂的第一資源是學生的差異性,一堂好課要求教師能夠利用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評選“學科小先生”,讓他們協助教師實施因材施教;或者組成靈活的學習小組(不要長期固化),讓學習小組長幫助教師進行學習管理。此外,不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不同的,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讓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四、教態自然大方、著裝典雅
教師的精神狀態會直接影響教學氣氛和學生的情緒,教師情緒飽滿、精神振奮、充滿激情,容易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研究表明,教師的教學態度對教學語言表達起著一定的配合、修飾、補充、加深、評價等輔助作用,可以使教師的表情達意更準確、更豐富,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此外,典雅大方的著裝能表現教師的內在氣質,增強教師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
當然,一堂好課應有其重要特征,是無可爭辨的,但是上述幾點也不必全部具備,只要具備某幾點即可。除上述特征外,教師能在課堂中恰當使用網絡媒體輔助教學、精心準備并使用教學用具、設計并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等等,也是構成一堂好課的重要條件。
總之,新課程的實施促進了教師的成長。新課程要求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過程更加開放。為適應新課程帶來的教學變化,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評價一堂課的好壞,重要的是看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學生究竟學到了什么知識,受到了多少啟發,能對學生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