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添
【摘要】一直以來,學困生問題都是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難題。隨著學生心理的發展以及學習負擔不斷加重,學困生出現的幾率也在不斷提升。尤其在英語科目中,英語基礎成績落后而又難以取得提升的學困生十分常見。本文將通過對英語學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探討引導學困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學困生 英語課堂 策略研究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由于在此前從未接觸過英語學習,在英語學習中可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學習效果一般。針對這種情況,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會導致學生成為學困生。學困生的產生原因比較復雜,牽涉到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跟方面因素。因此,解決英語學困生問題不僅又有利于學校教育,在維持教學秩序以及促進和諧社會構建上都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一、英語學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
1.學校教育因素。導致英語學困生形成的教育因素大致各異分為三個方面。其一,學校管理急功近利。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雖然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存在。一部分學校為了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會對英語考試進行排名,并且對成績差的學生往往缺乏足夠的耐心以及寬容,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降低。其次,英語課堂教學機械死板。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斷增加,加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舊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許多學生的時間都花費在英語習題上,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斷降低。最后,教育評價方式存在缺陷。根據實踐可知,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都是為了應付升學,因為,升學率決定的教育評價制度仍舊存在。學困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動力就會減弱,導致成績得不到提高。
2.學生自身因素。學困生的形成有原因一部分來自于學生自身,可分為以下三點。首先,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在英語初學階段,如果沒有良好的興趣作為引導,那么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面對各類考試的壓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漸漸消失,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其次,缺乏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給予更多的尊重,在這種陌生環境下,學生若是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可能會導致英語學習出現困難。最后,自我歸因不正確。學生的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正確的歸因可以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消除負面情緒。但是一部分學生由于管理能力較差或是自我約束不強的原因,會在歸因時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認知,認為就算努力也無法取得好成績,從而影響到英語學習的效果。
二、引導學困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的策略
1.創新教學理念。首先,教師要充分組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舒適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加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探索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此外還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獨立自主的開展學習活動,提升教學效果。
其次,教師要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英語基礎水平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出現差異的原因,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耐心的進行引導、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只需進行監督即可。引導學生掌握符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可以促進英語成績的提升。
最后,教師要給予所有學生公平的對待。對于取得進步學生進行表揚,對于學習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鼓勵,不斷提升所有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積極性,讓所有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成績提升的滿足。這樣一來,學困生的英語成績就會逐步得到提高。
2.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學習觀是學生通過學習活動逐漸形成的自身對于知識、技能、理念、思維的統一掌握。學生對于學習的認知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一些學困生就是因為產生學習無用的觀念才會導致成績得不到提升,甚至出現倒退的現象。大部分的學困生對于自身以及學習的認知都產生了謬誤,例如,有的學困生認為自己過于愚笨,缺乏一定的自信心。所以教師一定要全面及時的了解學生的錯誤認知并及時給予糾正,在教學中滲透學習的價值,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學困生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中,取得真正的進步。
3.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互助學習的模式能夠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教學就是教師、學生以及知識互動的過程。互助學習的模式可以加強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互相監督鼓勵,在小組公平自由交流中不斷發現自身的缺陷,相互取長補短,從而實現知識水平的提升。同時互助的方式可以對學困生的學習帶來積極的影響,互助模式可以消除學困生的情緒阻礙,推動學生之間彼此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掌握的經驗,提升了學習的主動性,促進了學生全面的認知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綜上所述,英語學困生問題能否得到適當的處理不僅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學校教育水平的發展,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更關系著學困生家庭的穩定情況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針對學校教育問題、學生自身認知問題等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學方式,積極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學習情況,通過適當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傳授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實現學生英語成績的進步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湘平.學生有效參與英語課堂教學策略之管窺[J].嘉應學院學報,2014,09: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