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摘 要:閱讀與寫作是小學生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改革傳統(tǒng)教學,把兩者有機整合就能由淺入深地促進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改革;閱讀;寫作;整合
學生學語文的目的是不僅能讀懂課文,還要會寫文章。教會學生閱讀和寫作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但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存在這樣的問題:一單元一次,次數(shù)少;兩周寫一篇,間隔長;學生無從下筆,閱讀與寫作相脫節(jié)。因此,我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整合,使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在寫作中促進閱讀。
一、更新理念,加強閱讀教學改革
每學期三十篇課文的講授,使煩瑣分析、不教語言、不練表達、四十分鐘不動筆的閱讀教學現(xiàn)象比比皆是。而閱讀恰恰是學生獲取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報刊書籍或文獻資料可以獲得生活以外的文字資料。基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我對長期形成的閱讀教學進行了大膽改革。
1.縮短閱讀教學時間,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
每篇講讀課文至少兩課時完成。我的做法是減少閱讀教學時間,把兩課時完成的內(nèi)容減少到1或1.5課時完成。即講授每篇課文前都指導學生充分自主預習,在此基礎上,高效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并在閱讀教學中抓住全文或某一段落的語言特點,教學生寫作文,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
例如,三年級的《她是我的朋友》,抓住描寫阮恒“顫抖、啜泣、嗚咽、哭泣”的五、九、十自然段,體會作者運用人物的表情、動作描寫贊揚阮恒舍己救人的品質(zhì)。在教學結(jié)尾,設計寫作內(nèi)容:“輸血后,阮恒站在小姑娘身邊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要求突出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描寫寫一段話。
2.遵循閱讀教學規(guī)律,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jié)合
通過對閱讀教學的大膽改革,逐漸形成了“感知整體—學習基礎—研讀重點—總結(jié)寫法”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學中,我不是每個段落都講解,重點段精心備,重點段重點講,使閱讀教學高效化,其他段落采用自主學習、以讀代講等方式,剩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指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是“下筆”的基礎。學生沒有閱讀量的積累,就寫不出語言生動、用詞準確的文章。為落實這一指導思想,需要首先從課上的課外閱讀著手。除了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外,還向?qū)W生推薦與教材相配套的課外閱讀材料。例如《鋪滿霞光的竹林》《閱讀黑馬》等。
其次,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課外讀物。童話故事、成語故事、名家作品等,使學生開闊視野。彌補心中無話、腦中無詞的不足。要求學生邊讀書邊思考,在書中圈點勾畫、打批注,摘抄優(yōu)美片段,寫讀書筆記、讀后感等,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最后,鼓勵學生到閱覽室、圖書館或上網(wǎng)查找資料閱讀,選擇貼近兒童的讀物有補充性地閱讀。例如,學習《匆匆》,就讀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學習《懷念母親》,就讀季羨林人物傳記。這樣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jié)合,既補充了教材內(nèi)容,保障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倡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的閱讀量,又提高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做了鋪墊。
二、讀寫結(jié)合,優(yōu)化作文教學
讀與寫的結(jié)合是學習語文的有效方式。在教學中,我依據(jù)單元訓練重點找課文的“讀寫結(jié)合訓練點”,精心設計隨文練筆,力爭每篇課文的學習都讓學生動筆,增加練筆次數(shù),提高寫作水平。
1.選準段落,仿寫訓練
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既然是例子,就從模仿開始。在教學中,以文本為例,抓住每篇課文的表達特點進行仿寫訓練。例如,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第二自然段作者運用抓特點、比喻的方法寫出了小艇的外形,就讓學生運用兩種寫法寫家鄉(xiāng)的母親河。仿寫訓練也要循序漸進。低年級堅持進行用1、2個詞語造句,3、5個詞語寫一段話的訓練;中年級發(fā)展到有明顯特點的段落模仿訓練;高年級為單項加綜合訓練,寫出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
2.善用詞語,續(xù)寫故事
挖掘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續(xù)寫故事訓練。高年級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續(xù)寫;中年級以續(xù)寫身邊發(fā)生的真實事件為主;低年級續(xù)寫寓言童話故事。例如《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二自然段中“生命之花”這個詞語很有特點,就鼓勵學生寫生活中的“團結(jié)之花、友誼之花、自信之花……”綻放的故事。
3.抓住契機,巧妙練筆
鼓勵學生到社會生活中參加社會實踐,把聽到、看到、感受到的都寫出來,注重寫出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經(jīng)常開展班級、年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例如,班級抱球比賽、年組輪滑比賽、校運動會、春游,都要求學生不僅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也把這份歡樂寫進去。葉圣陶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
作文訓練,首先是模仿,然后是運用,最后是創(chuàng)造。三步形成是學生由積累到沉淀,由吸收到內(nèi)化,最后達到運用自如。逐步掌握表達要領(lǐng)就能寫好作文。
幾年來,我邊思考邊實踐,認真處理內(nèi)化吸收與外在表達、讀書與寫作、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關(guān)系。并在課標理念的指導下,踏踏實實地研究和探索,持之以恒地思考和實踐,堅持不懈地開辟與創(chuàng)新。將在閱讀和作文教學之路上努力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