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利
摘 要:數學學習不僅在于形更在于意。學生只有在真正了解清楚數學的真諦和精髓的時候,才能說是具備了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這里把它叫做數學素養。數學素養所包含的方面很廣,其中包括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關于數學問題的思考以及數學信息交流等。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尚處于需要引導的階段,在此期間,除了一定量的數學習題之外,教師也應該關注與他們數學素養的提升和數學思考能力的完善,這樣才能說是真正掌握了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接下來就將重點展開論述。
關鍵詞:數學素養;小學數學;能力提升
在古希臘的數學家眼中,要把數學變成“人人都想學并且學得會”的科目,在此初衷下,數學教學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和學的初級階段上。老師教小學生數學知識的時候,也要注意觸類旁通,引導他們如何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學會自己在被老師啟發的情況下自發地去進行思考和總結,這其實就是數學素養。數學素養對于學生來說是比數學解題能力更為重要的存在,它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確保他們繼續學習數學并保持數學學習興趣的動力所在。因此,本文將根據如何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展開論述。
一、創設生活情境,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數學變得發人深省,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是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的。在此過程中,創設生活情境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手段,能夠大幅度地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這個單元的時候,學生在還未了解什么是余數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先不急著去解釋,不妨先用一個情景劇來帶入主題。比如說讓同學A和同學B、C分別飾演飯店的服務員和一起去吃飯的兩個好朋友,吃完飯結賬的時候兩個人想要共同分擔飯錢,可是飯錢卻不能被整除,這時候怎么辦呢?比如兩個人一共花了185元,將,每個人需要花費92元,還剩下一塊錢是需要其中一個人墊付的,而這個一塊錢就是新課所要講述的余數。由此可見,學生在剛開始接觸余數的時候,只知道余數是比較麻煩的,因為它是多余的產物,不能被除得剛剛好,這時候就會產生厭惡余數的心理。通過該情境的創設,學生會明白余數的存在是為了讓數學更加貼近生活,因為生活中的數學不可能總是被分得剛剛好,也不會一直都是沒有剩余的部分,而讓學生了解到余數,實際上也是讓他們認識到生活中的數學,從而具有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數學素養,長此以往,學生的數感也會得到有效培養。
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提升學生數學感悟能力
數學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可以被觸類旁通,不過這是基于數學真正被學生熟練掌握的情況下,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充當好數學的教授者,同時也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不要讓數學孤立無援,因為一旦數學變成單獨存在的個體,學生便無法感知數學滲透于生活中的點滴,這樣就離培養自己的數學素養越來越遠了,在老師給學生講單元“一億有多大”的時候,可以結合王健林在網上的一段話:“可以先定個小目標,比如先掙他一個億。”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這句話:“什么叫做一個億有多大?”難道一個億的數值是不確定的嗎?在給學生時間去思考的時候,就可以向他們解釋,其實對于不同的人來說,一個億的概念是不同的,比如對于普通人來說,一個億就是好幾輩子也花不完的積蓄,而對于王健林這樣的企業家來說,一個億可能就是短期目標,可能是一個項目工程的工資,也可能是下個季度的回款,總之不會對他的生活產生多大波瀾,這就是一個億的大小,其實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因為本來立場就不同,如何同日而語?其實向學生解釋這些,實際上就是為了讓他們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藝術性,數學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這一個億有多大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在老師給學生講數值這一內容,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和個人立場進行宣講,這樣才能實現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三、加強學生數學估算能力,增強學生數學素養
數學學科的學習需要去引領,這種感覺在數學中就是數學素養。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數學的含義,可以適當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雖然數學要求學生一絲不茍進行計算和演練,但是一定的估算能力也會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具備更加清晰的思路。其實估算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將計算方式變得更加簡便,舉個例子,當學到小數的乘除法的時候,由于帶有小數點,會導致數值的演算方式變得稍顯復雜,比如當看到3.5×6.8的時候,就可以把它們近似當成是4×7,接著再用多出來的部分相減,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心算能力,也讓復雜的小數計算問題趨于簡單。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會簡便算法的過程中會逐漸明白數學在解題的過程中并不只有一種方法,通過不斷的舉一反三,他們會明白數學素養的真正含義,它不僅適用于生活,同樣也能被生活無限放大,作為一種便民工具而存在。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不僅有利于學生提升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同時對于他們更加貼近生活,更加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性,做到融會貫通數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由此可見,小學數學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應當注意把數學素養的滲透貫徹于點滴細節中,從而實現新課改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繼而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彥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陜西教育,2011(7):40.
[2]陳艷.改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素養[J].大觀周刊,2012(3):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