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玲
摘 要:美術是幼兒認識世界、表達對世界認知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兒由于其本身的發育、智力水平、感知能力、學習能力、注意力的限制,在美術學習中和成人存在較大差別,故不能將成人的教育方法生硬地搬到幼兒教育中來。闡述了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培養幼兒創造性的方法。
關鍵詞:美術教育;創造性;培養方法
一、現今美術教學活動中阻礙幼兒創造性的因素
1.缺乏正確的幼兒美術教育觀念
首先,大部分美術老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時比較固化、死板,教學內容千篇一律,缺乏靈活性,少有隨機應變,只注重繪畫技能和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忽略了對幼兒觀察能力、思維模式、想象力的培養。其次,在教學安排上,教師并沒有“因材施教”,學生都是根據教師的教學安排統一進度學習,忽略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和基礎。比如,有些幼兒的美術基礎好,而有些幼兒是零基礎,有些幼兒學得快,有些幼兒學得慢,如果統一進度,勢必會造成某些幼兒對已學過的缺乏興趣,而有些學習又吃力,使得教學看起來枯燥乏味。再次,某些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采用的是示范和講解的方法,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管學生是否理解和接受,幼兒在學習中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只會依葫蘆畫瓢,作品千篇一律。最后,與其說是幼兒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還不如說是教師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大多數老師都只是根據教材來教學,以為把書本上的東西教給學生就是教學,脫離了書本就不知道怎么教學了,這極大地限制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造成教學的單向性。
2.在教學中使幼兒形成了思維定式
思維定式,即是我們長期生活在某個環境中反復思考同類問題所形成的思維習慣,局限于頭腦中用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思維受到一個框框的限制,就難以打開思路,缺乏求異性和靈活性。思維定式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對人的認知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餓了就要吃飯,這就是一個思維定式,很難改變。思維定式對幼兒學習美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方面,這樣可以讓幼兒建立對美術的認識,使得幼兒掌握繪畫技能,提高繪畫能力和欣賞水平。另一方面,這樣又會束縛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很難有突破性的思維產生,如果所有學生的作品都局限在一個框框內,畫風、內容完全一致,長此以往,孩子在繪畫中將會失去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對于繪畫只會停留在“畫”的境地,而沒有了“想”,這會使他們只能成為一個畫匠,而不能有更高的成就。在當前的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往往在不經意間促成幼兒思維定式的形成,比如,幼兒在畫太陽時,教師往往會提醒要畫一個金燦燦、帶光芒的,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形成習慣,認為太陽就應該是這樣,世間沒有其他形式的太陽的畫法。
二、幼兒美術教育如何培幼兒的創造力
1.改變落后的教學思想
在當前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還是“填鴨式”教學,教學思想落后。要提高幼兒的創造力,必須促進幼兒教師教學思想的革新,要求教師具有創造性思維,對教師落后的教學觀念加以更新,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加強幼兒創造力的培養,讓幼兒享受美術教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激發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幼兒的美術水平、繪畫技能都有重要作用,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也有著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通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融入學習環境中,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思想,尊重學生對世界的理解,讓幼兒大膽地表達出他們的想法,由于幼兒心智的不成熟,有些觀點會顯得相當的幼稚可笑,這時候,教師應該予以理解、鼓勵,而不能嘲笑、打擊他們,讓學生有一個輕松、歡快的學習環境。
3.改變教學方法
幼兒教育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年齡段的教學,并且由于幼兒的智力發育水平、認知能力的不同,對幼兒的教育不能千人一面,應該因材施教,對每個幼兒應該有不同的教學方法。由于孩子的個性特征影響,教師應更加注重對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培養。美術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創作的空間,利用畫筆訴說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采取多樣化、更具趣味性的方式開展教學,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策略,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教育要從小抓起的觀念逐漸得到認可。加強幼兒教育,改善幼兒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對幼兒教育問題的重視,使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有效提升幼兒創造力,提高幼兒綜合素質,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參考文獻:
[1]鄭益樂.淺議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創造性培養山[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
[2]顧娟.美術教學中幼兒創新思維的培養[J].幼兒教學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