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意義,針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通過構建“四方合作、四環相扣”人才培養模式、打造“2532”課程體系、實施項目化“四融合”教學模式、搭建實踐平臺等措施培養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高職 電子商務專業 創新創業 實踐平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C-0035-02
高職是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充分體現其人才培養的技術性和實踐性。電子商務專業融經濟、管理、信息三大學科于一體,以實踐技能培養為主線,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如今,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可以說突飛猛進,電子商務早已融合滲透至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呈現倍數遞增。但是,高職院校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近年來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率低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數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市場的需求相差甚遠。因此,高職院校加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提升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重要保障,是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
一、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意義
伴隨著全球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和電子商務知識的日新月異,電子商務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急速上漲,出現供不應求現象。但是,現實社會中出現企業高薪難以聘用到滿意的電子商務人才和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難以就業等現象,出現現象的重要原因在于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軌。目前,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重理論,輕創新創業等實踐技能的培養,高職院校加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
電子商務專業知識技能具有強實踐性和更新速度快等特點,加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具有以下重要意義。一是創新創業能力是電子商務行業人才需求的發展趨勢。創新創業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和核心,電子商務行業是具有較強創新意識的新興行業,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創新創業能力,而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在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是企業經濟的核心,是提高電子商務學生就業率的有力保障。二是創新創業教育是提升教學質量重要途徑。創新創業教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融合,將枯燥的專業知識以充滿趣味游戲式的方式講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拓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掌握應用技能,促進學生在教學實踐體驗過程中自我摸索、自我領悟,逐步形成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提升高職電子商務學生教育教學質量。
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模糊。由于電子商務專業涉及經濟、管理、營銷、物流、信息、網絡安全等各個方面知識,專業核心在于商務,加上電子商務發展日新月異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的多樣性、多層次性等特點,造成大多數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定位不明確,過于廣泛或雜亂,沒有針對電子商務行業需求、職業崗位技能、區域經濟現狀和電商發展趨勢做綜合研判,以致專業教學效果難以達到目的,致使學生專業知識掌握過泛過雜,嚴重缺乏創新創業實踐技能,難以滿足市場用人需求,導致培養出來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出現技術不如IT類專業畢業生、商務不如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的尷尬局面。
(二)專業課程體系不合理。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培養以實踐技能為主線,要求畢業生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然而,部分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設計中依舊延續“基礎課+專業課+實訓課”模式,課程設置上出現“拼湊”或重復現象,使得學生學而不專,難以學以致用,綜合應用能力缺乏。專業課程體系沒有形成職業能力并貫穿于體系中,進而沒有真正體現電子商務專業的職業性特色。
(三)課程教學滯后。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要體現時效性和實踐性,緊跟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以學生實踐創新創業為主線,部分高職院校課程教學內容偏離實際或停留在重理論輕實踐層面,導致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實踐教學流于形式。也有部分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停留于原有的教學模式,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理論為主,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或直接通過模擬軟件實現等,教條化嚴重,學生缺乏激情和求知欲望,實踐操作和創新創業能力沒有得到真正培養,造成學生難以受到企業青睞。
(四)實踐教學條件不足。在電子商務教學中,任課教師需要聯系實際給學生做示范,在課堂理論教學過后更多的是實踐教學,實踐教學離不開校內外實訓、實習平臺,但是,眾所周知,部分高職院校受基礎設施和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等多方面因素約束,實踐教學開展并不順利。很多高職院校利用教學軟件或者網上免費資源來開展實訓教學,如店鋪經營專題,大多數任課教師只是叫學生在網上開網店,進而經營網店,這種缺乏實際網絡營銷方法和沒有形成真正交易的徒有虛名的網店,并不能夠使學生學習到真正店鋪經營管理能力,更何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三、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系自治區特色專業、學院重點專業,現有在校生500多人,專業重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其具體措施為以下方面。
(一)構建電子商務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四方合作、四環相扣”人才培養模式。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緊緊圍繞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主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度結合電商崗位技能,強化學生職業綜合素質能力,實踐創新基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本位的“四方合作、四環相扣”的人才培養模式,政、校、行、企“四方合作”,建立互惠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構建校內實訓、職業考證、技能競賽、頂崗實習“四環相扣”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模式,校內實訓通過專業基礎實訓、仿真實訓、綜合實訓、生產性實訓,提升學生專業實踐技能;職業考證以工作崗位技能訓練為主,重在檢驗學生的職業能力效果,進而促進教學改革;技能競賽將專業知識與技能競賽知識融合,以賽促學,以賽促訓;頂崗實習親臨真實崗位鍛煉,積累職業經驗,促進職業能力,四環環環相扣,共同服務學生職業綜合素質能力。
(二)打造電子商務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2532”課程體系。學院電子商務教學團隊通過對職業領域崗位進行分析,以崗位技能要求為主,運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方法,依據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主抓職業發展能力核心要素,配以實訓項目、實踐平臺、實習基地為載體,構建基于學生創新創業職業能力發展的“2532”課程體系。2個基礎性課程模塊:公共基礎課和人文、科技、藝術素質課,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5個專業技能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特色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特別是特色課程以創業教育、移動電商、淘寶實戰為主要內容體系,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3個實訓項目模塊:課程實訓、學期實訓、綜合實訓,以實訓項目為主線,強化學生專業實踐操作技能;2個實習項目模塊:校內生產性實習和校外頂崗實習,緊密結合職業崗位需求,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實施電子商務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項目化“四融合”教學模式。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的落腳點在于課堂教學,針對高職電子商務教學的特點,創新實施項目化“四融合”教學模式:一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動性相融合,實踐“研學討論法”,以網絡營銷課程價格策略項目為例,教師主導項目、全程監控和協助學生完成項目,學生從項目調研開始一直到項目結束全程負責項目,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增強團隊意識。二是理論教學與實踐相融合,理論來源實踐,實踐是理論的源頭活水,理論教學融合于項目教學中,通過項目實施中講解理論,項目實施總結理論知識。三是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職業考證相融合,針對電商崗位,制定崗位職業素質與能力要求,設計職業素質能力對應具體課程知識點,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崗位,提高學生創業就業率。四是課賽融合,學院電子商務教學團隊實踐以賽促學、以賽促訓,課賽融合的教學思路,將大賽內容嵌入課程教學中,融入課程考核中去,構建班賽、系賽、院賽、省賽、國賽五級體系,促使學生在競賽中實踐專業知識,鍛煉學生溝通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學生職業綜合技能。
(四)搭建電子商務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平臺。實踐是培養電子商務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主要途徑,有助于學生提高操作技能和積累實戰經驗,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實施搭建4個實踐平臺。一是實踐認知平臺,通過職業崗位市場調研、校內外實訓基地參觀學習和校內外專家講座等多形式結合,使學生初步了解專業知識和職業素質。二是工作室平臺,電子商務團隊教師成立工作室,工作室依托企業,承接企業項目,學生自愿報名加入并通過培訓,項目由教師指導、學生負責,雙方共同完成項目。三是創業平臺,注重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學院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提供創業孵化基地、創業中心、技術指導、電腦軟硬件資源等,鼓勵學生創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并且學院為每個學生創業基地配備一名指導教師。如學生淘寶網店創業,讓學生真正體驗網店營銷、網店支付、網店裝修、客服服務等實踐技能。四是校企平臺。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實訓基地,基地專門為學生提供課程實訓、項目開發、畢業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全方面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學梅.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電子商務,2017(1)
[2]林雯.電子商務專業課堂教學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輕工科技,2016(4)
[3]林雯.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廣西教育,2013(11)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兩創入課堂和‘三課實戰化的糧食類高職院校電商創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GXGZJG2016B605)
【作者簡介】林 雯(1977— ),男,江西南康人,碩士,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