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農業產業化經營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論述,分析了楊廣鎮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的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 農業產業化 發展經營 思考
[中圖分類號] F3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24-02
1 楊廣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的現狀
楊廣鎮位于縣城東北部,離縣城約4公里,總面積96.77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355米,(五垴山),最低1740米(白石巖)。全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委員會,61個自然村,106個村民小組??側丝诠?885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米公里528人。鎮內人多耕地少,風光秀麗,氣候溫和,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烤煙、大蒜、洋蔥、蔬菜。烤煙、蔬菜是楊廣鎮的“兩大”經濟支柱產業。
2 楊廣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楊廣鎮的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在現階段健康順利發展中仍然面臨許多深層次的問題。
第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思路、政策、措施不夠清晰,配套管理體制不能順暢,科技、服務等產業鏈相互脫節,主要是在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上,確立以布局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以科技為依托,以質量為重點,以效益為中心,以增收為目標的總體思路不夠明確。
第二,農業基礎設施落后,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F在使用的溝渠年久失修,管理不到位,破損嚴重,適應不了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需要,農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飯。
第三,信息不靈,決策不科學,還沒有建立起好的農副產品流通體制,對市場信息的掌握度不夠、質不高,致使農產品沒有穩定的銷路,在品種的選擇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第四,低水平重復多,高質量的生產項目少。近幾年來,蔬菜種植面積迅速增長,但質量不高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低值的大路貨多,高價值和優質產品少,沒有形成品牌優勢。
第五,支柱產業單一,產業結構趨同,體現不出各村不同的自然優勢,經濟優勢和特色,農民經營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加大,制約著農民結構的調整。農產品加工層次低、附加值低、結構不合理。
第六,農業組織化成程度不高,龍頭企業發展經營緩慢
一是龍頭企業發展經營規模較小,示范帶動作用不強,不能真正帶動農戶、流通等各領域的行業發展;二是龍頭企業農產品產業鏈縱深發展力度不足,產業鏈條較短,精深加工農產品和附加值較低;三是龍頭企業發展經營仍處于低水平發展,組織化、專業化、科學化程度偏低,市場競爭力和占有力弱,不能夠形成企業文化性品牌;四是龍頭企業發展經營帶動作用發揮不充分,導致存在不同程度的產銷脫節現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產業經營組織化、專業化、規?;?、科學化的發展。五是思想觀念與市場經濟發展還不相適應。農民們普遍存在著“兩擔心”:(1)擔心產品無法賣;(2)擔心餓肚子?!皟蓚€等待”:(1)等待國家投入;(2)等待被人先搞?!叭齻€不適應”:(1)思想觀念不適應;(2)生產方式不適應;(3)干部工作方法不適應。
3 楊廣鎮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的措施和對策
農業產化經營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的,以特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業結構的調整,從而實現農村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具體的對策和措施應該是:
3.1 建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專業合作社
3.1.1 確定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組織。借鑒利用各類生產大戶,販運大戶和經紀人,利用其資金、生產、經營、購銷的優勢組建;聘請縣、鎮、村農科人員,利用他們技術優勢組建;鼓勵、引導各類龍頭企業利用其資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優勢組建;鎮科協、農科站、農機站服務引導農業生產大戶,利用其人員、場地、經營優勢組建;
3.1.2 以提高楊廣鎮經濟支柱產業“花椰菜”的市場競爭力為目標,打造出花椰菜的特色品牌。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要堅持以特色和品質取勝,注重“花椰菜”標準化生產,按照市場準入機制,統一制定和實施“花椰菜”產品質量及安全衛生標準,統一注冊商標,統一包裝,同類產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間要互相協調,互相溝通,步形成良好的價格機制。
3.1.3 積極探索與專業合作社經濟成員的利益分配機制。即: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價格保護機制,對社員生產的農產品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建立健全財務公開制,定期公示財務收支情況,接受專業合作社社員監督。
3.1.4 壯大規模,增強帶動力。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投入力度,使龍頭企業的發展能力有新的增強。要引導各類資源向龍頭企業集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其他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要打破地域、行業和所有制屆限,積極鼓勵和引導各類資本興辦龍頭企業。
3.2 建立產品基地,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框架下,根據楊廣鎮鎮情,在鞏固發展煙草業的同時,結合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實施一村一優質特色產品,特別是大力發展“特色”(花椰菜)產業和特色物流園區(鎮海冷鏈物流),建立產品基地,形成當地的經濟支柱。要著重扶持與農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產品市場前景廣闊的龍頭企業;加大對農產品的加工,實現農產品的增值增效。加快對集貿市場和信息服務網絡的建設、新建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資金、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市場,積極培育代理商、批發商等中介組織,建立流通體系,形成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保鮮一體化,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圍繞主導產業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突出重點,狠抓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如利用五垴山交通便利,環境污染小,已建有農貿交易市場的優勢,集五垴山出產的特產—臭參,綠色蔬菜加工、保鮮、批發為一體,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訂單農業”和“互聯網農業”的農業經營機制,簡稱綠色食品或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楊廣建成“面條”精深加工、出口的商品基地;鎮海建成“物流冷鏈”園區;古城建成生豬養殖基地;義廣哨、興義、馬家灣建成優質烤煙生產基地。
3.3 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
小城鎮建設是我國實現城鎮化建設的重要途徑,是城鄉聯系的紐帶,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可以組織農村小區域的生產和流通,為城市工業配置、輸送充裕的源材料,可以發揮鄉鎮工業對城市工業以小補大、以弱促強的作用;它可以接軌城市工業品,為城市開辟廣闊的農村市場,這是一種利益上的傳遞效應,呈現了農村—小城鎮—城市的經濟這行序列。同時,反過來看,市場的經濟優勢也要通過小城鎮的“接軌”、“放大”功效遠播農村,這同樣也是利益的傳遞效應,呈現了城市—小城鎮—農村的經濟運行序列。小城鎮在這兩個利益互利的耦合過程中的中介地位,充分顯示了她蓬勃的生命力和燦爛遠景。楊廣鎮是小城鎮建設的重點鄉鎮,小城鎮建設的成功,將有利于開拓市場,擴大內需,有利于擴大農業的規模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又可消化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剩余的勞動力,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條件。
3.4 靠試驗示范和扶持引導,培植“創新”產業
3.4.1 要對農民進行引導和宣傳,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徑就是試驗示范。通過對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范,用顯而易見的方式獲得農民對新技術,新品種的認可,才能推動其實施和普及。
3.4.2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導和創辦農業技術示范基地,既搞活經濟實驗示范,又有農用出售良種,提供技術服務,推廣了先進技術,還可不斷培植出創新產業。從楊廣鎮鎮情來說,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克服根深蒂固的慣性思想,克服盲目悲觀、盲目樂觀以及空喊口號的習慣思想認識與行為,既要清醒地看到有利的形勢,也要冷靜地分析困難與問題,特別要克服空喊口號,一級說給一級聽的官僚主義作風。要向當年推行農村生產責任那樣加大推行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方式的力量。其次要改變傳統產業結構調整的方法,按高起點,高效益的要求培育典型,發展重點村,重點專業戶,樹立調整產業結構的各類樣板,在農民中進行宣傳鼓動,組織農民學習借鑒,搞好推廣示范工作;要為農民設置具體明確而又切實可行的調整產業目標,形成一種社會性,群眾性氛圍。另外要想方設法增加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投入,集中使用,合理安排建設資金;針對部分干部和部分農民素質不高的實際,采取利用鄉鎮成技校已具備開班中專班資格,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充分發揮鎮成技校為農村服務的輻射功能作用,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加強對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科學技術知識培訓,以此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水平。把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人才發動起來,結合鎮情,開發和發展部分面山,挖掘山地潛力,綠化面山,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鎮,遏制生態環境破壞,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科學利用,依靠科技部門和科技人員的指導,舉辦產、供、銷、農工貿一體化的經濟實體,促進農民增長。培植創新產業,要建立廣泛的市場銷售網絡、信息網絡、公司+互聯網,以市場為產業生產軸心。
總之,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進行體制創新和制度創新,探索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最佳途徑,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不可急于求成,實現農業經營的多形式,多樣化,從而促進產業化經營更快發展。農業產業化涉及到經濟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種情況千差萬別。進行產業化經營,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于楊廣鎮的具體條件和現實的可能性,確定切合實際的產業重點和目標。同時要將這些目標置于全國,全省,全市農業的大背景上來加以綜合比較,精心選擇。這樣產業化經營就可以克服盲目性,收到實際的成效,也才能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楊廣鎮2015統計年鑒》
[2]《楊廣鎮2015農業經濟概況》
[3]《玉溪農村經濟》2015年1期
作者簡介:岳樹芳,女,云南通海人,小學高級教師,從事鎮黨校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