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玉
[摘 要]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社會發展基本面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技術改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響應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需求,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就當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現狀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論述,同時提出幾點建議與措施,以期能夠促進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 農業技術推廣 現狀 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 S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66-0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建設水平日新月異,無論是從建設規模還是從發展質量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是受限制于我國的農業生產人員基數較大,整體文化素質水平較低,再加上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人才相對匱乏,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的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也不利于實現我國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建設目標。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升農村經濟收入水平,同時也是為了發展我國的現代化農業水平,農業技術推廣與改革勢在必行。
1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現狀
1.1 技術發展迅速但是推廣不足
由于近些年來我國在農業技術發展中的投入力度較大,政策投入以及資金投入效果十分顯著,所以我國的農業技術發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果。但是受限制于我國的農業生產人口基數較大,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再加上基層農技推廣從業人數較少,人少事多,不少農技推廣人員甚至身兼數職,也影響到了在本職工作上的精力推廣的進度較為緩慢。農業生產人員較為傳統的生產觀念,過分依賴傳統的種植手段,不相信科學技術指導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農業技術的基層推廣效率。除此之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另外一個較大的困難就是我國地域遼闊,偏遠地區的農業發展基礎較差,無論是資金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要想實現對分散化的基層農業進行技術推廣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人力,而產出效率不高,從農技推廣體系的層面看,鄉鎮一級依然是短板。這也是當前基層農技推廣受阻的重要原因。
1.2 資金匱乏成為基層較為主要的農技推廣限制因素
自從上個世紀我國出臺了農業技術推廣的相關政策之后,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技術扶持,特別是一些城市周邊地區受到的影響較大,也獲得了很大的技術應用與發展。但是從整體效果上來看,基層農技推廣依然存在著較大的資金缺口,而資金的匱乏同時反映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扶持力度不足以及從業人員的推廣人數以及推廣動力缺失等問題上,,為了解決“有錢養兵,沒錢打仗”這個問題,還是應該加強政策扶持以及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資金吸引,從而實現農技資金問題的解決,提升基層農技推廣效率,實現共同富裕。
2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改善的對策
2.1 充分重視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農業技術推廣對于實現我國現代化農業的整體建設,提升農民經濟收入,促進共同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結合當前我國的農業發展現狀來看,盡管縱向上對比來看,我國的農業技術水平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基層農業從過去傳統的靠天吃飯的限制中逐漸走了出來,農民也開始通過利用科學的力量來進行相對理性的農業種植活動,包括通過數據庫幫助農民來分析種植的作物品種、類型以及種植的具體手段等來實現技術轉換成生產力與經濟效益的目標。但是受限制于我國整體農業人口基數十分龐大,再加上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特別是在進行農業技術的基層推廣過程中,我們的技術推廣人員的推廣工作的開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是農民自身對于新技術新方法的承認度不高,在種植過程中過分追求保守,從而影響了技術的推廣,另一方面也是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有待提升,對于農民提出的問題要進行耐心的回答與講解,盡可能通過與基層農戶的溝通來提升農戶對于農業技術的認知程度,解決好農技推廣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從而實現農業技術的推廣效率與推廣成果。
2.2 農業技術推廣要與時俱進,組織創新
過去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主要依靠逐級推廣的方式,由于這種推廣方式存在著明顯的推廣效率低、形式化嚴重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也已經逐漸被證明其限制性過強,不利于實現我國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為了強化農業技術的推廣水平,在推廣過程中除了要注重推廣的技術質量與水平之外,還要認真控制技術的推廣效果,實現組織創新,與時俱進的推廣模式,開拓推廣渠道,從而提升農業技術的推廣面。其具體的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其一,地方政府可以與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協力成立實體經營股份制企業,通過技術入股的形式與農民共同經營,從而調動農民的參與積極性,提升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與成果轉化率,同時也可以幫助農民解決農業技術應用后的產品銷售渠道問題,為打開當地的農產品銷售市場,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與建立品牌效益等都具有一定的幫助。另外,實行股份制也有利于吸引外部資金,形成農業技術服務共同體,實現輻射周邊農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其二,地方上通過多元化推廣來實現專業技術人員與農民進行面對面對接,進行技術傳授的同時還可以集中力量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能,在實現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的前提下還保證了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從而推進了農技推廣改革,實現了更加廣泛的技術轉換成果的目標。
2.3 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農業技術推廣
根據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現狀來看,由于過分依賴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資金扶持,當前農業技術的推廣如果不進行及時的轉變,甚至有可能會成為國家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所以說,國家應該通過充分調動社會資金來實現農業技術推廣的全民參與,對于社會資金而言,綜合推廣效益是實現資金投資的關鍵,而技術轉化成果效果十分顯著,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保證投資者獲得豐厚的資金回報,還能夠帶動當地的農業生產水平,實現生態農業以及循環農業技術應用與推廣不但可以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還為當地的社會綜合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堅實良好的基礎,這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技術的推廣與發展不但對于我國實現全面的小康社會提供基本的技術支持,同時還為我國的新農村建設以及普及社會科學發展觀具有一定的作用。為了實現農技推廣的目標,除了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之外,還要通過政府與地方企業進行通力合作,加強資金扶持,開展多樣化的農業技術推廣與培訓活動,讓農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曹國濤,馬新苗. 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對策探析[J]. 農民致富之友,2013,08:33.
[2]羅大賢. 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對策探析[J]. 農民致富之友,2014,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