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皎
摘要:智能時代的今天,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并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思考,以及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探討了多媒體在數學課中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和實施策略成為重要課題。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高中數學;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教育已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主旋律,創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概念的形成與發展,形成創新思維,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設情境,點燃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
教師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呆板的畫面變成活潑的動畫,將抽象的文字變成直觀的演繹,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教師就學生的反應及時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通過精心設置支架,巧妙地將學習目標任務置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讓學生產生認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認知沖突,從而促成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為創新思維的產生打下牢固基礎。利用這段歌謠或者視頻,動畫將學習目標任務置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夠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欲望。利用多媒體要結合實際出發,巧妙地設置,就可以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這是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的重要前提。
二、依據學科特點,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思維能力是指人們對數學問題本質的認識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是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的想象能力,直覺思維、猜測、轉換、構造等能力又是創新思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并且這些能力又主要體現在發散思維和直覺思維能力上。傳統課堂對此培養主要借助老師的畫圖和具體實物,但是,有時由于工具有限,實物的選取等方面的困難,對這些能力的培養只能淺嘗輒止,很難得以充分展示和培養。而現代多媒體技術充分融合了聲光影像各種要素,可以再現許多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實物影像,甚至虛擬出需求的形象。而這些對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引導猜測,激發構造起到莫大的幫助。因此這些能力借助多媒體更容易實現。
(一)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
愛因斯坦提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對于學生的大膽設想給予充分肯定,對其合理成分及時給予鼓勵,愛護、扶植學生的自發性直覺思維。善于設置問題,讓學生動手,動眼,利用直覺的觀察,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進行猜想。或者借助多媒體使圖形不斷的變化,給學生以形象直觀的刺激,使學生的直覺思維得到較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又由于問題的設置和啟發易于多樣化和綜合化,易于知識間的滲透和梳理。抽象邏輯性和具體形象性相結合,這樣,就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化靜為動,一題多變,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發散思維能力是善于從同一對象中產生多種分化因素的能力。它要求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揭示同一本質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形式之間的差異。發散思維富于聯想,思路寬闊,對已知信息進行多方向,多角度的聯想,從而能發現新知識,提出新問題,得到多種解答和結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會更便捷方便。這樣實現一題多變,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動畫作用,更能充分發揮高中數學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會隨之涌出。
三、改變學生學習行為,養成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教育的信息源,學生是“被動”的獲得信息,而在信息技術背景下,通過利用多媒體創造的溝通新平臺可以形成信息共享。學生可以主動獲取信息,學習成為主動探索行為;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實現學習的個性化,創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時,用這樣的一道題:如果用相同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最少需多少個小正方體?學生會發現多種答案。這時候學生利用數學課堂創新平臺,按照自己的猜想,將小正方體組合在一起,電腦便虛擬出組合的大正方體。這時學生若提出要再拼一個大一點的正方體需要多少塊相同的小正方體呢?此時,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利用創新平臺虛擬技術進行這方面的獨立探索,學習,并把自己的猜想與別人交流,與教師交流,從而得出用相同大小的小正方體拼出一個大正方體的規律。這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全景式逼真的手段,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為獨立操作信息的主動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信息技術環境下培養方法和策略都有了更多選擇。在每一節課中,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靈活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發展學生在新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高中數學后續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在獲得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劍平.淺談高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