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瑪
【摘 要】民族地區對少數民族語言的教學是比較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保護和傳承本民族的語言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將本民族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在民族地區尤其是以藏族同胞為主的聚居地,藏文的教學就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將分析民族地區小學藏文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民族地區 藏文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45
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民族文化,我們都應該予以尊重。而各民族的學生都應該有義務傳承和發揚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對本民族的語言的學習和傳承。藏族人口眾多,主要聚居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各地的藏族語言有些微小的差異,但大體上相同。藏族地區的學生有必要在小學階段學習藏族文化,一方面是為了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是對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但當前我國民族地區小學藏文的教學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小學藏文教學的開展難以取得成效。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藏文教學,小學藏文教師就有必要對小學藏文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期選擇更為有效的藏文教學方法,更好地推進藏文的傳播與傳承。由于很多藏族學生僅僅只會說藏語,卻不知道怎么書寫,這對于藏文的教學也不利。除此之外,小學藏文的教學形式單一,學生難以靜下心來學習藏文,而老師的教學方法也難以得到突破。藏語是藏族學生的本族語言,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藏文時過度自信,畢竟學習的內容是自己的母語,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屢屢碰壁,這就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對于學生的成長和更進一步的學習會產生不利影響。本文筆者長期從事民族地區小學藏文一線教育工作,對于小學藏文的教學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因此將在本文重點分析民族地區小學藏文教學方法該如何進行改革和創新。
一、充分利用教科書進行教學
小學藏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會陷入一個教學的極端自信的現象,即老師在對母語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母語過程中,師生都會認為教學是非常簡單的。而在教學的具體開展過程中,很多老師和學生才發現,進行藏文教學和學習藏文并不是易事。部分學生對藏族文化的了解僅僅限于會說藏語,對藏族文字和歷史等都不清楚。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進行教學,沒有對教科書進行認真閱讀和良好的運用。雖然小學藏文教學理應將教學回歸生活,但教學始終應該以教科書為主。當前小學藏文教學中,對教科書的利用率較低,對藏族文字、藏族文化的講解完全通過老師個人,這樣的做法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的。大多數學生僅僅會說藏語而不懂藏族文字,這對藏族文化的傳承本就不利,老師的教學沒有教科書作為依據,就會顯得凌亂,學生難以系統地學習到藏文的相關知識,對于藏文的學習也就不夠深刻。
二、結合游戲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貪玩好動的天性,如果坐在教室里安靜地聽課,他們反而覺得不自在,加上教學內容是他們每天接觸的藏文,很多學生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這對小學藏文教學的正常開展不利,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必須要將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既要符合學生貪玩好動的天性,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藏文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得較少,但其效果卻較好。所謂游戲化教學,即是通過一些藏文相關的小游戲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藏文教學過程中,對于游戲化教學的運用形式多樣化,較為常見的可以是老師通過藏文歌曲或藏族舞蹈進行教學。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小學階段的學生也喜歡唱歌跳舞,那么在藏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在黑板寫下一首比較常見的藏文歌曲,逐字逐句地教學生唱。很多歌曲學生本來就已經會唱,但看見每句歌詞后面居然是這樣的一些文字,學生的新鮮感就被調動起來了。而在進行跳舞游戲時,老師可以講解舞蹈背后代表的意義,有的舞蹈表示藏族的傳統故事,有的舞蹈表示著新中國的藏族與其他民族的故事等。通過這些游戲,學生可以對藏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對藏文課程也就有了更豐富的學習興趣。
三、創新小學藏文教學形式
傳統的教學形式大多是老師講課,學生記筆記,這樣的教學形式比較傳統,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就運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到了如今,這樣的教學方法該得到創新。小學藏文的教學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除了由老師講課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來講課,主要是分享一些學生知道的藏族小故事等。學生在分享過程中,分享故事的學生可以感受到很強的信心,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他就會學習得更努力。而聽故事的學生則會希望下一個分享故事的會是自己,于是在課后就去主動了解一些藏族故事,這對于豐富學生的知識有著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邀請當地的藏族文化專家或是藏民中較為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課堂上分享藏文故事,這對于學生而言就相當于是一次講座,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老師的魅力,也可以了解到藏文的相關歷史等,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是小學藏文教學的必然趨勢,只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習欲望才能得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才會濃厚,教學也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四、教學以基礎為主,考慮到其他民族學生
民族地區開設民族課程是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必要,但很多民族地區都是多民族共同居住,一個班級也經常出現多個民族的學生共同學習的現象。這對于民族的團結、穩定、相互了解有著重要的意義,但與此同時,在多民族構成的班級進行民族課程給其他民族的學生帶來了學習困難。小學藏文教學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其他民族的學生,其他民族的學生學習藏文,大多是為了了解藏族文化,他們也幾乎沒有藏文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小學藏文教學要以基礎教學為主,包括藏語的正確發音的糾正等內容。這樣的做法對于其他民族的學生而言是出于尊重的考慮,是小學藏文教學中,老師必須要考慮的內容。
五、總結
小學藏文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關鍵,同時,為了更好地進行藏文教學,提升小學藏文教學水平,老師自身也要保持學習的習慣,通過不斷學習提升個人素質,豐富自身藏文知識,從而提升個人執教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地區小學藏文教學方法改革的相關措施,總的來說,對小學藏文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是小學藏文教學的需要,也是保護、傳承藏族文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