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菊芬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要求教師除了教授知識,更要著力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85
數學是人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重要工具,是整個科學技術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數學的起步階段,小學的數學教學對學生基礎數學知識的培育,能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教師在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學科素養方面需要做出不小的努力。數學的學科特點是理性、抽象、嚴謹,這樣的特點導致數學難以被一部分小學生所接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和提高課堂效率就成了教師進行教學的關鍵。在此,本人根據這幾年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這一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和意見。
一、豐富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一)巧妙設計課堂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一切有效學習的前提,也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較為抽象、理性的數學學科,教師授課的順利、高效進行,必定先要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引入課堂的一個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創設教學情境,以此來改變和突破傳統的較為單一的課堂講課方法,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拉近師生關系。
創設教學情景的途徑可以是通過小故事、小游戲引入相應的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問學生們:“張阿姨賣雞蛋6角錢一個,李叔叔賣雞腿2.5元一個,如果你要買12個雞蛋和4個雞腿。而你只帶了20元錢,請問你的錢夠嗎?若夠,那么還剩多少錢?如果不夠,那還差多少錢?”這樣的引入貼近生活,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思考、回答的積極性。
一節課的時間有限,加之許多課堂涉及到的內容有概念、定理、公式、拓展延伸等事項較多,僅憑借教師的邊講邊寫太過抽象和繁復。教師在引入課堂和進行授課過程中都要善于和勤于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許多抽象的概念和繁復的解題過程展示清楚。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喚起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各個感觀,使教師教學更加輕松的同時,也使學生能更清晰、更直觀地感受知識、領悟知識和運用知識。
(二)合理分配課堂時間
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出色的完成教學任務,作為教師,首先要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的難點、重點,明確教學形式和活動,以此合理分配時間,甚至還可以將每一項教學活動精確到分鐘段。課堂行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精講多練,在課前明確了知識的重難點后,講課過程中就要有節奏、有關鍵地講授知識點和例題,做到精講,使同學們聽得出、學得到重難點;多練,則是為了使同學們一步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對知識的應用,這些練習題不一定是大題或難題,題目的選擇重在精準地與知識點相對應。學生終究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留出充分的時間給同學們消化知識才能達到邊學邊記的效果。隨堂習題的設置還應注意難易程度的循序漸進,不重數量,更重質量。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到問題的設置有層次、有坡度、有變化、有發展,這樣才能達到課堂的“高效”。
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教師還要善于使用合作探究型教學模式。提出問題,并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等條件,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基礎較好的與基礎較差的學生分在一起,互補的學生分在一起,并引導各個小組進行每一位組員的任務分工,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調動每個人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能使問題得到高效的解決。最后,再有請小組的代表人上講臺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小組討論結果,老師再予以一定的評價和建議。合作探究型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較為新興的教學模式,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也在許多課程實踐中體現出了它的優勢,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和勤于使用這種教學模式,為課堂的高效性注入活力。
二、做足課后工作
一次完整的教學除了教師課前的備課、行課,還包括布置課后作業來檢驗自己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課后作業和隨堂習題一樣,宜高質量,不重在數量多。對于課堂上的重點、難點,都要一一囊括,且有由淺入深的步步推進,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后作業,盡量減少學生做重復、機械,甚至沒有用的作業。課后作業的內容也不一定要是常規的習題,也可以是實踐動手作業,例如發動同學們上網搜集學科知識等。
學生完成了課后作業,教師就要及時對每一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并總結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再在下一次課時進行作業的講評。作業的講評是課堂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環節。高質量的作業講評,需要教師認真做好批改記錄,善于捕捉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題目。作業的講評更要及時,教師要使學生及時認識和改正錯誤,彌補不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創新批改作業的方式,讓同學們交換批改作業,學生在批改他人作業時普遍較為認真,小心翼翼。這種方式的改作業,使學生再一次地鞏固了知識,能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也能營造一種和諧、互助的學習氛圍。無論是在行課過程中,還是在課后,教師都要養成及時總結的好習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學生們的學習問題,并思考解決方案,不斷提升自身學科素養。教師還應多多給予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鼓勵,激勵他們更有動力地學習,并練就一雙慧眼,不斷發現學生的學科特點和能力,為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做的工作有很多,教師不僅要從課前備課、課中授課、課后評價總結這三方面完善教學流程,還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身教學能力的方向出發。積極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并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將教學策略運用到每一堂課中,時刻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師要善于做學生的引導者、幫助者、傾聽者,多給予學生耐心、愛心、責任心,永葆一顆事業心。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并一步步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改變和發展。無論是哪一學科,提高教學效率都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都要通過不斷的自身努力和相互學習,來為我國小學數學的教育事業奉獻一點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