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波
摘要:“后進生”,一般是指那些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的學生。成績的不理想,行為方面的不加約束,常常使后進生影響班級的整體進步,拖班級的后腿,使學校、老師感到非常的頭痛。如何正確的引導后進生、轉(zhuǎn)化后進生,成了學校、班主任、教師研究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小學;后進生;轉(zhuǎn)化;教育管理
如果將學生比作是祖國的花朵,學校就是大花園,班級便是一場百花宴,每個學生都是一朵不同的花,而后進生則更像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他們更需要學校、教師的細心呵護、關懷包容、理解尊重、諄諄誘導。不能只看到嬌艷的花朵就對花骨朵置之不理,它可能暫時會影響整個花場的容貌,但只要加倍呵護、細心關懷,后進生終會開出璀璨的花朵,展示出自己獨特的風采。
一、后進生形成原因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想真正深入的改變后進生,使他們改正自身的缺點,促進其身心全面而正常的發(fā)展,就必須分析他們形成的原因,從而對癥下藥。小學生后進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既自尊自傲又自卑自棄。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在后進生的身上,自尊體現(xiàn)的尤其突出。他們很要面子,很反感老師或者家長在大庭廣眾下訓斥甚至挖苦自己,更是對老師“翻舊賬”、“揭老底”的行為深惡痛絕。因此,他們并不滿足于自己的后進生地位,內(nèi)心深處還是渴望能夠進步,能夠和別的孩子一樣,受到外界的表揚。另一方面,在學校里,他們每天面對著老師的批評與指責、同學的諷刺與挖苦,甚至因為自己的一次錯誤就被打上壞孩子的標簽,被老師、同學懷疑和誤解。在家里,他們還要經(jīng)受家長的責備與打罵、鄰居的嘲笑。因此,他們往往有較嚴重的自卑感,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孩子,比別的孩子差,信心不足,看不到希望,有的索性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甘居下游。就是這種自卑與自傲的復雜又矛盾的心理影響下,他們往往表現(xiàn)的比較叛逆,常常為了引起別人注意,制造一些小麻煩,很讓人頭痛。
(二)學習目標過高或不明確。 目標的達成是一個人從事一項活動中最直接的動力。因此,目標過高將會直接影響人們進行活動的積極性。學習目標是對學生從事學習活動所能產(chǎn)生結果的一種預期。它以“學生學會了什么”為表征,指向?qū)W生在具體情境下的思想、行為變化。如果這種預期過高或?qū)W生通過學習未能產(chǎn)生某種變化,就會使其喪失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但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由于生活的太過安逸,家長的過度溺愛,導致的他們的抗擊打能力非常薄弱,受到一點點挫折就要自暴自棄,而這類孩子有往往急功近利,不能正確的對自己定位,所以當短時間內(nèi)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他們往往會對自己質(zhì)疑,感覺挫敗,然后自暴自棄。而對于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孩子,他們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內(nèi)心對學習還沒有真正的需求,不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或受家庭、社會的影響,認為學習不重要,這類孩子往往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一般表現(xiàn)在上課總是開小差,為了應付老師、應付考試、應付家長,抄襲現(xiàn)象嚴重,沒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具體轉(zhuǎn)化措施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都會出錯。其實有錯誤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虛心改正錯誤,便是難能可貴。對于后進生,學校的管理者要時時告誡廣大教師,不應該對他們產(chǎn)生歧視的心理,而要耐心的引導,用愛去感化他們。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價值觀念還比較模糊,作為教師,應該付出更多的耐心,做一個稱職的引路人,讓他們都踏上正確健康的道路。對后進生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改進教學模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將近百分之八十的后進生不愛學習的原因是覺得學習很枯燥。大部分老師教學的模式都是一直站在講臺上不停地講,非常的機械化,導致學生興趣不高,昏昏欲睡。針對這個問題,學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告誡廣大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如學生們很怕寫作文,更怕閉門造車式的寫作。因為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抓住他們的這個特點,下雨和下雪時,我會安排學生到室外盡情玩耍打鬧,讓他們親臨情景,觸摸和感悟自然,從而產(chǎn)生體會。
(二)多點耐心,用愛感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感就干不好教育。”后進生的缺點雖然很多,但是因為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備,其實他們非常的脆弱。他們有錯誤,但并不是罪不可赦,誰沒犯過錯誤呢?他們的內(nèi)心非常渴望被理解、被包容、被愛。對于差等生,學校和教師必須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來理解他們,傾聽他們,關愛他們。愛的力量不可估量,就像干涸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寒冷冬日里的一片陽光,黑夜里的一抹亮光。用心去愛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被愛,不再孤單,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看到希望的光。
(三)正確的引導,鍛煉意志。后進生的不良行為,是由某些不良的外部誘因轉(zhuǎn)化為內(nèi)部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小學生的是非觀念還不是很清晰,學校應該正確的引導,通過正面、反面的一些事例啟發(fā)教育,讓他們辨別是非,分清好壞。所以,要轉(zhuǎn)化后進生,既要控制外界不良誘因,又要重視消除后進生不合理的欲念、嗜好、興趣等。當他們改正了錯誤,新的正確的動機與行為習慣比較牢固地形成以后,在適當?shù)臅r期,在有把握的條件下,可以進行信任性考驗,給予他們同誘因接近的機會,以鍛煉他們同誘因作斗爭的意志力,進一步幫助他們鞏固新的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制定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成績。實踐證明,后進生的學習成績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一個合理的學習規(guī)劃,沒有學習的目標。只是應付性的學習,所以一點都提不起興趣。學校應該根據(jù)他們自身的水平,為他們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有目標才會有動力。然后根據(jù)制定的目標,量身制定一份學習計劃,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朝著目標前進。這樣每當他們完成一項計劃,會覺得非常的有成就感,學習上的進步可以促進他們思想上的良性進步。
(五)發(fā)揮班集體的力量。在后進生轉(zhuǎn)化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組織幾個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引領后進生,建立互幫互助小組,讓后進生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其集體榮譽感,也讓其他的孩子學會幫助別人,包容別人,真正的做到互幫互助。
三、結語
對后進生,學校需要傾注愛心,以尊重、賞識喚起他們的進取心,以真誠、寬容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努力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引導他們力爭上游、健康成長。只要從熱愛學生的真誠愿望出發(fā),動之以情,深于父母,曉之以理,細如雨絲,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德育》廣東教育廳主辦,2001年第5期
[2]李洪元 陸士杰著:《后進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年
[3]《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魏書生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