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滿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中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調控藝術,提出巧用導入、善用教學語言、科學處理課堂意外、重視教學姿態四種調控策略。
【關鍵詞】中職語文 課堂教學 調控藝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111-02
語文是一門應用廣泛、接近生活且有情趣的學科,也是學生喜歡的課程,因此語文教學要充分展示課堂教學的魅力。其中教學導入屬于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科學的課堂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認真聽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中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調控藝術進行闡述,希望給中職語文教師以借鑒意義。
一、當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不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及焦慮心理。中職學生盡管能夠充分認識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方法不同等原因,導致學生之間的語文水平存在很大差異。一些學生雖然在語文學習時已經很用功,但是考試成績卻總不理想,有的甚至還會比之前的成績有所下降。這導致學生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的打擊,也開始對語文學習沒有了自信,害怕上語文課,對于如何才能學習好語文存在很多的憂慮。比如,他們會在語文考試來臨時,心理極度緊張,情緒不高,擔心會遇到各種難題。考試時,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有些混亂,導致考試水平無法正常發揮。針對這種情況,中職教師在授課前,要先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及心理特點,制訂相對科學的教學方案。
(二)教師不善于調控課堂節奏。語文課堂教學的節奏調控一般是指讓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夠產生具有美感的規律性變化的過程。要達到這一目的可以通過調控教學語言的輕重、教學方式的變換及教學內容的編排來實現。但當前一些中職語文教師上課時,在教學語言上不注重語速的快慢及語調的變換,且教學語言簡單、平淡,讓學生聽了昏昏欲睡。有的教師教學方式一成不變,照本宣科,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另外,有些語文教師的課件制作較為單一,并存在主次不明確的問題,將過多的知識點呈現在課件中,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不善于調控課堂教學意外情況。課堂教學意外情況的調控一般是指,教師在語文教學時,遇到意外發生的情況,能夠敏銳判斷學生思維活動的各種態勢并快速作出應對的方法。語文教學活動實踐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過程。作為教師一般都是按課前的教學設計,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但有時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也會遇到各種突發情況:如在課中有個別調皮的學生做惡作劇、打鬧,擾亂了課堂教學秩序、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或是課前發生的某件事情,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氣氛,讓學生產生了低落或亢奮的情緒等。一些教師遇到此類突發情況缺少調控藝術,有的表現為驚慌失措,有的為了掩飾自身的不足輕易否定學生的見解。
二、中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調控藝術策略
(一)巧用導入藝術調控課堂。導語作為一堂課的重點,對課堂教學具有啟發意義,能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思維快速運轉。雖然導語具有重要功能,但是如果語文教師不合理運用,將會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導語必須靈活,教師要避免固定化格式的內容,而是不斷精益求精,對語言進行提煉,從而展現導語豐富的內涵,不斷啟迪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1.溫故式導入的藝術
溫故式導入的教學方式具有以下幾個優勢:在鞏固已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對舊有的知識進行重新整理;通過將舊有知識設置為新知識學習的固定點,為新知識的學習建立基礎性結構,從而保障新知識與舊知識具有聯系點。教學時,教師要對舊知識進行重新組織,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在心理上降低了難度,而且還可以對之前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與復習,并將新知識導出來,使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可以自然過渡。
例如,在教學課文《祝福》的第 2 課時,教師問道:“上一節課大家共同學習了小說的三要素,現在大家還記得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嗎?”學生答:“人物、情節、環境。”教師接著說:“在上一節課,我們主要針對小說的故事情節與環境進行了重點分析。本節課,我們將針對最后一個要素—— 人物進行重點學習。”這樣導入不但復習了前面所學習的知識點,又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內容的學習中,學生也清楚了將要學習的新內容,此種導入方法能夠直接明了地使學生的思維在舊知識與新知識上直接進行切換,簡單順暢。
2.問題設疑法導入的藝術
問題設疑法導入的教學方式是指,教師根據新課的教學重點內容,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與分析引入新課的過程。此種導入教學方式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世間最美的墳墓》時,教師將導語設計成:“美是一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也是歷代作家藝術創作的經典主題,如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凸顯了純潔質樸的人性美,又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描繪了月下荷塘的朦朧美。同學們,如果美和墳墓聯系在一起時,你會是什么樣的感受?”然后教師順勢導入新課《世間最美的墳墓》。問題式設疑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3.即興式導入的藝術
即興是語文教師的一種能力,教師需要充分發揮這種授課藝術的優勢。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必須具備深厚的生活積累,同時能夠將其轉化為教育因素。在教學導入過程中,教師必須提前進行充分準備,當學生不能理解教師提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換個角度提問,設置涉及學生生活的問題。在即興式導入過程中,教師依據臨時發生的事情導入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真實的感受,因此教師需要將課堂情境和真實的生活場景進行協調,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發揮教學語言在課堂節奏上的調控作用。教師的教學語言對整堂課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教師教學語言的美,一方面來源于教學語言中節拍的強弱與力度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變化;另一方面來源于語言表達的恰當生動。教師要想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的節奏,教學語言就必須具有韻律感。這樣做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生理學研究顯示,如果人處在一種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環境中,可以有效破解催眠刺激,而在一種單調的聲音刺激下,人的大腦皮層就會快速進入抑制狀態。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語言調控,重視對課堂教學語言的合理與巧妙編排。教師在控制教學語言的輕重、緩急時,還應當從學生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出發。通常在講解節奏明快或是淺顯易懂的內容時,可以降低音量,加快語速。而講解一些比較抽象或重點內容時,可以提高音量,放慢語速。
再者,語言與文學性具有密切聯系,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教學語言與文學相結合。語文課需要具有文學味,教師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要加入具有情感性的語言,充滿感情的教學語言能夠不斷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同時語文教師的語言需要添加生動性的內容,教師生動的語言可以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展現得生動形象。
(三)增強課堂意外情況的調控。當課堂上出現意外情況時,經驗豐富的教師能夠用科學的方式處理。對于有些學生提出的高難度問題,語文教師要調動在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知識儲備,對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推斷,這樣解答才會更加準確;對于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其擱置,鼓勵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的方式解決難題。在教學時,有的學生會提出一些不符合邏輯的問題,教師不能對其進行直接否定,而是要采用順勢而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在總結語文知識點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解答。
(四)重視教師的教學姿態調控。從人的生理學角度分析,人體各部位在接收信息時,86% 的能量都集中在視覺上。教師在教學中通常會使用眼色、表情、手勢、動作等,這些便是教師的教學姿態,也是教學語言的重要輔助和補充。教師課堂上的姿態對課堂教學調控效果有重要影響,學生通過對教師的姿態進行觀察,能夠推測出教師的情緒、情感。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重視教學姿態對學生產生的直接影響,可通過對教學姿態的調控進行教學。比如,在教師的講課過程中要適當進行走動,而且步伐要穩健端莊,從而充分體現教師嚴肅認真的工作狀態。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精神面貌能有效活躍課堂氣氛。當教師精神面貌不佳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下降,導致教學質量降低。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教學方法的作用,把教學課程和調控藝術相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金 晶.學生之“語”,教師之“文”——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思考[J].職業,2015(18)
[2]孫 璐.淺談促進中職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課堂教學藝術[J].科技創新導報,2015(13)
[3]梁 桂,陸小蘭.中職語文課堂氣氛調控技巧[J].職業,2014(30)
[4]潘莉萍.呼喚教師“生命在場”的中職語文課堂[J].江蘇教育研究,2013(3)
[5]錢加清.論語文課堂教學的調控藝術[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1(1)
【作者簡介】羅 滿(1982— ),男,漢族,廣西陸川人,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語文教學理論與方法。
(責編 郝 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