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探討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發揮個體、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踐
從2001年6月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以來,真正能夠“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依然鮮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是全新的學習模式,對我校的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我校英語課題組教師進行了關于“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找出了適合我校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現把我校英語教師的做法與大家交流、切磋。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把“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在每個單元的短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讀前、讀中、讀后的方式來自主合作學習課文,掌握必要的語言知識,包括詞匯、句型、語法及交際功能用語,同時充分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閱讀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和理解課文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敢于發現問題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通過解決深層次問題和話題討論、交流,培養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現以我們選取的一篇閱讀短文Christmas Day為例,談談具體做法。
第一步,閱讀導入。我們選取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話題來導入本節閱讀課,學生自學后談談自己的觀點。教師首先給學生播放關于圣誕的簡短音樂視頻,讓學生回答以下問題:Do you like this piece of music?When do people usually play the music?Is this festival important in England?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等。接著介紹一些中外節日的知識,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分別列出中國和英語國家的重要節日,列出他們最喜愛的節日和理由。然后再讓學生共同討論西方的圣誕節,各小組派代表展示、交流,教師進行點評。When is Christmas Day? How do people use the Christmas decorations or presents at Christmas?
第二步,目標閱讀。在閱讀前,讓學生帶著導學案中提出的有針對性、控制性的問題進行閱讀。如Who is Father Christmas based on?What kind of person is Father Christmas?What do people do on Christmas Day?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找到答案,并做出推理和判斷,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接著讓學生觀看簡短視頻后進行討論、交流,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形式來回答導學案中的問題:
(1)Where do children put a stocking on Christmas Eve?Why?
(2)What do friends do during the Christmas Day?
(3)Is there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4)How does Father Christmas get into the house?
(5)What does he do after he gets into the house?
(6)Can you describe Father Christmas?
接著以小組PK的方式解決以上問題,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然后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自由朗讀課文,加強讀的能力。
第三步,鞏固課文。通過做閱讀課文的填空練習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突破有關的語言知識點。接著讓各小組針對課文提問,全班答疑。然后各小組派代表對課文進行分段復述、交流。如圣誕節前夕,人們是如何進行節前準備和怎樣度過圣誕節的?圣誕老人的傳說以及他是如何給人們送禮物的?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第四步,拓展課文。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慶祝圣誕節的最佳方案。假如今晚是圣誕前夜,你是一家賓館的經理,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設計慶祝圣誕的最好辦法并說出理由。接著各小組派代表發言,談談他們的設計方案。最后根據展示結果,評選出誰是最棒的經理,哪個小組有更多的顧客等,并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估,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一定要對獲獎的小組進行獎勵(給出不同層次的獎勵如:獎分、獎品等)。
又如,在教學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 1 Reading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s?這篇閱讀文章時,教師先設置Fast reading 的問題:Which four habits of successful learners are mentioned?學生自主閱讀后進行回答。這一活動主要訓練學生的泛讀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主閱讀。然后讓學生read the passage again,小組合作探究活動2 c的問題,在這一活動中教師進行點撥,小組交流后進入下一環節的討論:Do you think you are a good learner?What learning habits do you think are useful?Discuss with your group and share your ideas with the class.這一環節是讓學生在學習文章后,進行英語口頭訓練……最后根據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結果進行總結表彰。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閱讀的語言材料給學生一個個話題,讓學生在這一語言環境中用英語去“做”一些事情,努力培養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利用有限的40分鐘課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地開展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自主地參與課堂、合作交流、體驗課堂活動,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活動性。這種學習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體創造性,幫助學生形成了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發展了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培養了自己與人共處的合作精神和參與意識,使自我價值得到了體現。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設計不同的任務,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發揮了學生的內在潛能,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作者簡介:鄧秀紅(1975—),女,廣東梅江區人,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基礎教育。
基金項目:2015年梅州市第八屆教育教學科研課題(MZ0802-MJQ232《研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注:本文為2016年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