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青
摘 要:思想政治課能夠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中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有利于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提升成績的同時升華自己的人格。通過對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探討,淺談培養核心素養的途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路徑
一、對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界定
當今時代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課程改革也在不斷發展,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個體在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景時,能夠通過自身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綜合解決問題,而且還指通過自身技能和觀念的提升,在各種問題面前表現出的綜合品質”。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大體上是指學生通過教師傳授的知識和自己的親身實踐,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和相關的技能以適應生活,并在個人情感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正確的發展,走正確的人生道路。立足于學科,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科的本質。中學思想政治學科,主要是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素質。作為學科素養的精華,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集結了“最能體現育人價值的根本性和關鍵性要素”。培養中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關鍵就是要加大中學生對此科目的重視程度。思想政治學科的內容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是綜合性的,但是卻又有別于我們通常所指的綜合課。思想政治課程的設置,是我國課程體系的重要標識,尤其是在初中階段,更是對國家教育發展有著很大的基礎作用。提高核心素養,也是育人的本質。
二、培養核心素養的途徑
1.注重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辨析式思維
政治思想教育本身就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的努力下,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素質,增強學生的辨析性思維,不僅能夠培養中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還能盡快實現教育的改進與突破。在課堂中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充分運用每一分鐘,鼓勵學生提出疑點,在各個知識點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共同交流、共同探討、共同分析,向45分鐘課堂要效率。
2.注重課堂設計,增強練習引領
自古以來,教師都是一個偉大的職業,雖不能創造物質財富,卻能創造精神財富,給予每個人真正的財富原動力。課堂設計對于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很大的作用,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把握課堂,設計課堂展示方式,體現課程活動性。課堂設計大致可分為三個維度:主體活動、思維激發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從各個方面提高知識掌握程度和素養。練習引領就是將練習題聯系本課的內容,讓學生從書中和生活中尋找答案。課堂設計與練習引領相結合能逐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3.注重課下指導,體現差別式評價
教師對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體現在課堂的實踐和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每一個環節中督促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結論,而不是一味地追隨課本。教師要利用多種途徑對中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盡量進行單個指導,這樣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三、追求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都要求課堂教學保持“深度”和“溫度”。在知識研究方面,要盡可能地開發更深一步的知識,教師也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從心里想學,從心里要學,跟隨教師的步伐,在心里和情感上共同接受思想政治核心素養。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徑,在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學生無論是心理素質的提升還是技能的提升都離不開教師的教育和指導,學生的責任感以及正確三觀的培養也都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需要理論聯系實際,把最有效、最簡捷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所以,課本知識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聯系實際,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書本上的哲學知識和思想教育知識,也要通過親身實踐對知識進行全面而且系統的理解。知識是一步步探索得來的,與生活結合的知識,才是教育的真諦,才是核心素養的體現。中學時代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只有不斷地提升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和品質,才能為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育應該連同經濟與科技共同發展,共同進步,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需要每一位學者以及每一位接受教育的人共同探討、共同創新。這不僅有利于自身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發展。
參考文獻:
胡萬勝.如何培養政治學科規范答題的能力[J].知識窗(教師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