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雄
摘 要:為了實現在科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手段和恰當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成為課堂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文章主要從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師生互動以及以學定教四個方面進行探究,使學生能夠參與科學實驗課堂探究中,促進學生在思考中體驗學習過程,感受科學知識學習的樂趣和快樂,實現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自主探究;合作;互動
新課改指出:教師要采用學生可以參與的方式來進行探究和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使學生可以通過思考的方式來分析,提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在探究和分析中會逐步地對科學知識規律進行探究,可以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生感受了學習過程,會更加主動地分析知識規律,感受學習的快樂和樂趣,能夠在過程中提高自己,實現有效學習。
一、自主探究,掌握科學基本規律
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多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能夠通過思考來習得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學生參與了探究過程,在大腦中就會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改變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學習狀態和學習過程,在主動學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生命之源——水”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水具有毛細現象,教師就可以準備燒杯、紅色的水、窄條薄紙巾,通過實驗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實驗步驟提前告知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剪一條薄紙巾,把下面的一部分放入有顏色的水中,用粉筆吸墨水。通過實驗,學生會看到水沿著有孔的材料往上“爬”,或者是向四周擴散,這就是水的毛細現象。實驗不僅簡單易行,還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就明確了科學規律。
二、合作探究,提煉知識框架體系
合作學習是鼓勵學生參與科學課堂進行主動探究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逐步地提高學習能力。小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在溝通中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通過彼此的溝通和交流開闊視野,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果實和種子”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明確種子萌發時需要的條件,教師就可以通過合作實驗的方式來鼓勵學生探究。教師將學生分組,每組準備四個一樣大的透明瓶子、餐巾紙或者是紗布、一些同種植物的種子。之后教師讓學生把瓶子里都放兩張紙巾,撒上一些種子,將1號瓶擰緊;2、3好瓶內撒一些水,將2號瓶放入冰箱;4號瓶內的種子完全浸泡在水里,之后蓋好蓋子;把1、3、4號瓶子放在陽光下,一個星期后觀察他們的現象。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只有3號瓶內的種子發芽了。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會發現1號瓶中沒有充足的水分;2號瓶沒有適宜的溫度;4號瓶因為被封閉,沒有足夠的空氣,所以1、3、4號瓶的種子都沒有發芽。合作學習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樂趣,使他們可以全面地分析問題,實現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三、師生互動,理解知識本質內涵
葉圣陶曾經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苯處煂W生的引導會啟發學生的思路,給學生帶來思路,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有了靈感就會在課堂上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互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形成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師生的互動中,學生就會逐步地掌握知識本質和內涵,逐步完善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在學習“水在加熱和冷卻后”的時候,為了讓學生了解雨的成因,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驗,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了解實驗原理。教師準備好實驗儀器,加熱燒杯里的水直到沸騰,用一塊冷玻璃罩在燒杯的上方,觀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會認真觀察,仔細思考,緊跟教師的步伐。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水珠形成的原因。因為有了實驗的現象,學生很容易總結出:加熱水會快速蒸發,產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冷玻璃凝結成小水珠;小水滴增大,由于重力所致降落,就形成了雨。師生的有效互動使學生學習動力更大,主動性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四、以學定教,學生先學,教師后教
教師在科學課堂教學中要采用“學生先學”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探究,使其能夠在課堂上動起來。教師要在學生形成了自己的認識后進行“后教”,在“后教”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和困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問和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
總之,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動起來,通過學生的探究和思考來提高能力,發揮學生的潛能。通過對知識規律的認識,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地完善認識,形成深刻的理解。學生參與的課堂才是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堂,能夠在探究中逐步提高學生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喻立淼.教育科學研究通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松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