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波
【摘 要】新課程進行深化改革以后,全新的教材對我國的高中數學教材的內容及課程安排做了系統整合。并對傳統數學教材諸多弊病進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對數學的價值認識有了提升,強化了其實效性,同時學生對簡單實際應用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也提高了。數學的教學工作是一個目的明確的認知過程,它的有效性是所有老師共同追求的而且也是滿足學生日后發展的重要教學途徑。因此筆者從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著手,進行有效教學的探討及對老師的行為進行改善,并探索有效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數學;數學課堂;認識
有效教學是不浪費時間并在規定時間內達到預定的教學標準與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而且順利完成所規定的教學任務。數學是一門具有嚴謹性、科學性和較強目的性學科。但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老師還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沒有在實際教學中用理論去做指導。因此本文就有效教學理論來完成教學實踐活動,把教學創新、教學目標與設計、和教學評價中怎樣進行有效性分析加以探討,并找到符合實際的教學方式來優化教育,最終提升當前教學質量。
一、教學實踐中要強化其交流合作的形成
在教育學上得出學習實踐過程是一項重要的群體性活動,而且其學習的對象在學習過程中都會有意識的加強合作,讓團隊意識能力得到強化培養[1]。我們的課堂就是培養與鍛煉綜合學習能力的主要場所,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要著重把主體特性要突出顯示及應用,還要注重學生間的合作能力養成。依據教學方向與學生遇到的難點,及某一數學重點知識內容進行合作來共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分析問題活動,共同尋找問題的解決思路,重點培養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如,在教學中提出一個實際的向量問題,并讓學生展開解析合作交流。學生在小組里經過之間的相互交流討論分析后,就可以直接拿出相應的向量的相關的方向、大小與軌跡等知識。老師再對學習小組進行觀點的指導分析并指導其規律方法。在這個學習合作的分析過程中,就加強了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養。
二、教學實踐中要強化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前的一些高中數學老師為了充分運用課堂上的教學時間,就直接替代學生進行重點內容的研究分析過程,這樣就可以減少了學生了解問題、思考問題與回答問題的知識掌握的過程[2]。最后,由教師直接講解出高中生的遇到問題的辦法與思路,雖然這樣節省了時間,但卻讓高中生喪失了親自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老話說的好,實踐才能出真知。所以在教育心里學中,指出只有親自獲得了知識的經驗才記得更加牢靠。
每當學生進行問題的解決分析時,就是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展示。所以在課堂上的有效教學活動中,老師就要樹立一個生本課堂理念,把高中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直接在教學過程培養出來。還要定期的組織一些高中生獨立的研究重點數學內容和完成方案來加強數學學習的效果,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為主體探索實踐過程,還要強化其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技能。
三、教學實踐中要強化其評價反思的能力
數學這一學科各個知識點都是相互關聯的而且關系十分的復雜,在解析數學知識與解答其難點時,學生要親自動手來進行探索及應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工作,還要完成好日常反思評價的工作。在教育學中提出了學習對象的反思評價程度強弱直接呈現了學習能力強度的高與低。同時,實踐教學中也能夠體現出學生在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上,以及在解決數學題目的辦法把握水平上,都能夠運用反思評價過程來實行掌握與解析[3]。當前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提倡讓學生由內而外的,外化于形的學習過程。只有學生強化了自己的反思評價能力,才能運用最好的方法來解決數學題目。所以,老師要強化指導學生實行自主的進行反思學習中的現狀和不足之處,還要使用自己的觀點和借鑒教學語言來,對其他人實施細致科學的講解與評判。通過展示自身的學習狀況與解決問題見解,為老師在指導高中生學習上提供了有效資料,并促進了其教學實踐過程。
四、結論
綜上所述,從高中數學改革中的課堂教學獲得的成績,就要求人們要大力構建生本課堂平臺,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做為重點來培養,并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的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建坤.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12):193.
[2]晏有華.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14(11):157-158.
[3]鄧日堅.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成功(教育),2008,12(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