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鋒
摘 要:建構主義的提出來源于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提出,它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因此通過建構主義可以充分說明人類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因此,本文就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本內容來論述建構主義觀點下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關鍵詞:建構主義;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一、建構主義下的高中數學學習觀
建構主義下的學習觀也就是學習的含義認為,知識的獲取不一定非得通過教師的傳授,而是學習者要在自身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習伙伴的幫助,通過一些必要的學習資料,從而利用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取知識,這就是建構主義下的學習的含義。
數學認作為“思維的體操,智慧的火花”,也很直接的說明了數學在形成人類理性思維的過程中發揮中獨特奇妙而又不可代替的作用。數學認識作為主客體二者相互作用的產物,如果只強調建構主義,而忽略了認識反映的話,那就是否認了客觀世界的存在,否認了認識活動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客觀真理,那么必然會導致“極端建構主義”。
在目前的高中數學學習者的狀況來看,很多學生一上完課,就急匆匆的去做數學作業,上課的學習知識和內容根本就沒有完整把握和理解,做題目也只是會照搬照抄,很多老師都很苦惱講過很多遍的題目學生們做起來仍然是錯漏百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受到極大的打擊。用建構主義的角度來看,學生們是沒有看清學習活動的根本性質。建構主義中的學習活動根本性質是: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灌輸的對象。也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們的指導作用。
學生想要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可以從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發展:
(1)學生們要學會使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學習高中教學,能更好的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學生們應該有這樣一種思想,“學東西的最好途徑是親自發現它”。
(2)學生們應該學會主動去搜集和數學學習的知識相關的信息和資料,對于即將要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建設并且嘗試去加以驗證。
(3)要學會吧把學習內容和實踐聯系,也就是說,對于所學習的內容,學生們可以結合自己所了解的事物,并且進行思考探究。“聯系”和“思考”也是意義構建的關鍵。
二、建構主義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觀
建構主義下的教學思想中,教師的角色是學生意義構建的輔助和支持者,跟傳統數學教學的題海戰術教學不一樣,教師的不再是傳遞知識的權威者,而是學生的學習的合作者。
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中,從知識觀的角度來說,目前的數學知識并不代表能夠概括世界上所有的數學定律和法則,在世界問題的解決中,知識的運用不一定能夠完全體現出來,而是需要學生自己根據情況去加工和創造。真正的對于知識的理解是學生對于自己經驗的合理運用而構建起來的,不然不叫理解而是被強硬灌輸。
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的學習觀的角度來講,學習的本質在于主動構建意義,而不是被動接受數學知識,學生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教師們所傳授的數學知識進行主動選擇、加工以及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學習意義的獲得,在于每個學生對于自己原有知識經驗的運用,對新的知識重新認識,建構自己的理解,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原有知識經驗也會因為新知識的加入而產生變化和調整。
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的學生觀的角度來講,教師們不能忽略學生們已經具備的數學知識經驗,對學生們進行灌輸式教學,而是應該根據學生們的現有數學知識基礎,引導學生們在原有知識基礎上,不斷衍生新的知識經驗。數學知識不應該僅僅被簡單傳遞,而是應該被理解運用。教師不應該作為知識的傳輸者,而應該注重學生對于各種數學現象的理解和運用,并且引導他們更深入的思考。在數學問題的探索中,學生和學生以及學生和教師們之間應該相互交流和質疑,學生們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每個人因為經驗背景的差異性,思考方式也會不一樣,所以這些差異的產生也是一種很寶貴的現象和資源。
教師們想要成為意義構建這的輔助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發揮作用:
(1)教師們要利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們形成學習動機。教師們可以用適當的方式把數學問題趣味化展示到學生面前來,數學問題也盡量日常化,結合學生們的現有經驗,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消化。教師們也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種能夠激發學生不斷發散思維的學習環境,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根據數學教學要求創設情景教學,幫助學生們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教師們可以創設學習內容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的情景,讓學生們能更加融入教學環境,能夠讓學生們現實世界中更真實的感受和體驗數學教學中所展現出來的問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真實的任務來激發學生們身上的知識和技能發揮,并非是教師的灌輸式教學。
(3)教師們應該也要讓學生們一起協作學習,進行開展討論,并且讓這種協作的過程按照意義建構的方向來發展。教師們可以引導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知識之前進行自主思考,并且思考的問題應該具有實際意義,另外,也可給學生們提出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們深入思考,加深學生們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的理解,要誘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數學規律。并且可以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出現的問題并且及時糾正。
(4)引導學生對于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學習過程不斷反思,當學生出現不能“舉一反三”的時候,教師們應該熟練的把握學生的思維規律和數學思維的基本方法,利用啟發的方法讓學生們不斷學習認識規律,從而讓數學教學過程順利開展,并且也不斷培養了學生們的探索能力以及主動思考的習慣。
三、結論
建構主義的理論內涵很豐富,但是歸根到底,其核心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于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發現以及對于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高中數學的知識深度在逐步加強,這個時候就更需要學生們自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學習綜合能力,從而在自主學習自主思考中成長,完成學生們的額知識意義主動建構。教師們要時刻記住自己對于學生來說只是幫助他們完成意義建構的幫助者,教師們也要建構主義理論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深化國內數學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王志超.建構主義觀點下的數學教學[J].第二教育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