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燦榮+鐘麗霞

摘 要: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給小學數學課堂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將這一教學環節與師生行為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它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當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有限,時間不多,形式不一。如果不能夠保證每一課時的教學達到預期效果,那么就會成為影響學生的不良教學。因而,本文主要就是針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性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有效性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集合多個科目于一身的教與學的活動,教學中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實際動手能力,不僅可以大大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也大大拓寬了教師的發展空間,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也是一個難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學生學習潛能,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表現,是每一位科任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下面我們談談作為數學教師對在數學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性的看法:
一、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
動手實踐能力是小學生發展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綜合與實踐”部分的內容往往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建立在生活體驗之上去動手操作和研究,探尋知識的源頭及本質,所以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機會,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來獲得體驗,獲取必須的知識。
比如在蘇教版六年級下冊(P110-111)《繪制平面圖》的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讓同學們通過實踐能夠明確一張平面圖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能夠使用測量工具測量距離。能夠從實踐中了解繪平面圖的基本過程,發展空間概念。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應用意識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團結,合作交流等優良品質。教學設計如下:
1.小組合作,讓學生4~6人一組,合理分工,實地考察,其中2~3人測量,1~2人記錄,有人檢查并確認實際測量需要與每個人合作其他,測量數據記錄在數據記錄表中。
2.指導學生在教科書第111頁上繪制所選區域的平面圖。在組中,選擇比例,討論其合理性,并計算地圖上的距離。根據地圖上計算出的距離數據,讓學員根據組中所選擇的平面形狀,位置關系,繪制在課本第111頁上,并進行交流,評估和更正。
3.展示交流經驗。要求小組展示所繪制的平面圖,并說出地點或建筑物,以及繪圖過程,并介紹選定的比例尺,為什么選擇這個比例尺。讓學生從方向,位置和規模選擇等方面進行互動評論。在自己的意見中,在合理的修正的基礎上并對此進行體會。
二、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是個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場所,更是個發展學生數學觀、學習觀的地方,在知識框架和能力框架的交融處,養成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習慣也是本部分教學應當側重的地方。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得出初步結論,再通過合作交流,審視自己的出發點,分辨自己的探究成果,反思研究過程的合理性和價值,以便為進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蘇教版六年級上冊(P110-111)《互聯網的普及》這探究活動的開展時,我們完完全全可以讓學生自主去學習,自主調查,從實際出發得出結論,通過調查,整理數據,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百分率的認識。
關于調查方案的設計,全班交流,教師引導:要知道我們班學生互聯網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們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網的有多少人?同學們可以從小組成員出發進行問卷調查再擴大到班級,全?;蛘呤亲约荷顒拥男^,最后進行數據統計。
(一)分組設計統計表
要求:自己設計統計表,統計出本小組的上網人數。
小組之間交流設計統計表的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評出最佳統計表。
(二)學生分組統計
利用剛才評選出的最佳統計表統計本小組的情況,并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情況統計
討論:怎樣在小組統計的基礎上進行全班學生上網人數統計?
最后匯總全班統計數據。
三、注重學生實踐的趣味性
興趣是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性的前提,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實踐活動。教學中,我們應增強實踐活動的趣味性,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對解決數學問題的強烈欲望,讓他們心情愉快、自由輕松地投入實踐活動中去。在完成《運動與身體》(蘇教版四年級上冊P54-55)這一教學任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測脈搏的實驗活動,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脈搏跳動變化。四人一組,先各自測出運動前1分鐘脈搏跳動多少次,報告給組長,組長記錄在P54表格里,再同時原地跑步30秒,停下來各自立即測出1分鐘里脈搏跳動的次數,組長再做記錄。休息3~4分鐘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鐘,要用力跑,然后再測脈搏,組長再做記錄。各小組完成實驗后一起計算本組四人運動前的脈搏跳動次數的平均數、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數以及原地跑步1分鐘后的平均數,再分析每個人的三個數據及全組的三個平均數,看看原地跑步給脈搏帶來什么變化。各小組按自己的速度開始做實驗,組長做記錄。通過這樣的實驗可以既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又增強課堂的氣氛,還大大地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給予式”的強記學習方式,推動知識獲得的多樣性的發展。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是一種能促進學生的動手實踐和以自主思考能力為發展方向的教學活動,也是一種幫助學生之間情感交流、互幫互助、共同提高,以發揮學生學習的多樣性的教學活動。小學數學教學中,“綜合與實踐”部分帶給學生的是一次能力的飛躍,也是終身學習的興趣的有效養成,我們要做個有心人,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將活動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黃華容.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數學教育,2015(9):20.
[2]劉紅燕.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7):34.
[3]秦儉.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4):127.
[4]彭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