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玲
摘 要:眾所周知,數的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小學生活中最為廣泛的數學知識。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的能力不僅是數學教學的基礎,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所以,研究出更多有效地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是需要一線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基于此,綜合采用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的調查方式,就如何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的策略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分析
現階段,新課程改革在我國開展得如火如荼,這一時代背景下,讓更多的教師開展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對于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同樣如此。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計算教學得到了更多教育者的關心和重視,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于他們生活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項能力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和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在借鑒了其他專家和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一、明確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要求
可以說,明確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要求是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也是一線數學教師必須掌握的內容。總結來看,現階段,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要求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整數的加減乘除法是一切數學計算的基本,對于相關的口算法則要求學生達到滾瓜爛熟的程度;二是基本的口算法則之外,對于萬以內的、一位數的加減乘除法也要熟練掌握;三是對于多位數的加減法和乘除法要求學生能夠進行計算,不要求達到背誦的程度。所以,在對小學生實際進行計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在明確上述要求的基礎上做到有效教學,對于不同要求的計算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不同程度的訓練,確保其能夠更快更好地達到期望的效果。
二、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程度
小學數學教師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力度,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明白,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急于求成,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做有步驟、有重點,有計劃、長期的訓練。例如,一萬以內的計算,對學生訓練的重點就是進位計算和退位計算,并要求學生能夠牢牢地記憶減退位數和加進位數的原則和連續退位、連續進位的原則;對于兩三位數的乘法計算,重點訓練學生注意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積的對位;對于數學中的簡便運算法則,要讓學生重點練習運算法則的性質和定律。總之,在實際訓練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明確教學目的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和提高。
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口算能力的訓練程度。可以說,口算訓練是學生進行筆算、簡便運算的基礎,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部分,所以,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口算的訓練程度,讓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的口算方法。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口算基礎,分層次地開展有效的訓練和指導,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夠一夠就能達到的學習目標,長此以往,就能讓學生的計算口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的養成是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有效性的關鍵和保障性措施,因此,需要一線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好學生計算習慣的養成工作。一是引導學生養成校對的習慣,不僅要對從演算紙上謄寫到計算紙上的正確性,還要校對自己算的是否正確,是否有疏漏的地方;二是引導學生養成審題的好習慣,正確的審題是計算正確的前提,所以要求學生首先要審好題目中的數字和符號,其次要審好題目中的關系,明確運算順序,此外,要分析運算法則和計算數據的特點;三是要引導學生養成書寫規范和獨立計算的習慣。即在演算紙上要做到完整、字跡清楚、不涂改、不粘貼,并保持作業的整齊美觀。
四、讓學生熟悉應用多種有效的計算策略
在做好基礎工作之后,為了切實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的有效性,需要學生能夠掌握幾種有效的解題策略的精髓和內涵,并做到根據情況適當地應用到數學題目的計算中。例如,比較常用的一種計算策略就是轉化策略,就是引導學生能夠將生疏的方法轉化為熟悉的方法來進行計算。例如,在計算“買3個3.5元的風箏多少錢”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轉化,可以把3.5元看作35角,也就是把3.5元擴大10倍,計算得到105角,再把積縮小到它的,就是10.5元。此外,在實際計算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有效地應用建模策略、運用策略、求異策略等計算策略來解決數學計算題目。
總的來說,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師從多方面著手,提出更多的建設性意見,并能夠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歐陽玉.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加強計算練習[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