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萍倩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越來越受到教育行業的重視。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具有音樂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而音樂中的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小學音樂合唱教學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但是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合唱教學;有效性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合唱教學有著音色豐富、音域較廣的特點,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演唱能力,如果能夠提高小學生對演唱的學習興趣,則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升。從當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單一,沒能激發學生對合唱學習的興趣,教師沒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使有些小學生自信心不足,對合唱的學習缺乏主動性,有些時候還有一些抵觸情緒,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音樂合唱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怎樣才能提高小學音樂合唱課堂的教學效率,是目前小學音樂教學中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小學音樂合唱課堂存在的問題
合唱要求學生自身具有較高的素質,這對于小學生來講是很困難的。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往往缺少專業的教師授課,一般采取由其他課程的教師代課的方法,因此,教師對音樂教學的認知度和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其次,合唱要求學生不僅要對每一個音節唱得很準,還需要在演唱時運用不同的聲部,對此,學生沒有足夠的信心,甚至存在抵觸情緒。最后,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不了學生對合唱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合唱教學中,氣息的控制、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音準的掌握這幾方面內容是需要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教學的,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卻采用了幾乎相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導致了合唱課堂教學效率低,從而影響了整體的音樂教學質量。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方法
1.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處于未成熟階段,性格方面很不穩定,好奇心很強,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興趣,在合唱教學中,只要教師能夠抓住小學生的特性,尋找小學生的興趣點,引起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小學生便能熱情地投入到合唱學習中。要想培養小學生對合唱學習的興趣,首先作為音樂教師應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素質。因為小學生會把對教師的熱愛轉嫁到對教師所教授課程的熱愛上,所以,如果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高,自身綜合素質高,熱愛合唱教學工作,潛心研究教學方法,不斷創新,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就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得到學生的尊敬和喜愛,從而促進學生對合唱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技巧引導,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
合唱是一項集體表演藝術,不同聲部之間要有效配合,達到平衡、協調、統一,這樣才能把整首歌曲完美地表現出來。為了提高合唱教學的效率,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掌握合唱中的技巧,使學生的合唱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合唱呼吸節奏方面的有效指導,讓學生掌握合唱的基本呼吸方法,并能正確運用到合唱中。
3.利用器樂輔助合唱課堂教學
器樂本身的獨特優勢在于,能夠表現出不同聲部之間的音準和音高,所以利用器樂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也是提高合唱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器樂能夠從宏觀概念上促進小學生對音準和音高的把握。例如,在教授《送別》這首歌曲時,由于這首歌曲屬于二聲部歌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分聲部進行練習,使學生先了解不同聲部之間的音準和音高,對其進行初步的掌握,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進行合奏訓練。這樣有計劃、有步驟的指導教學,有利于促進合唱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4.在合唱教學中降低難度
合唱中是有多個聲部存在的,如果讓學生分不同的聲部進行演唱練習,就會發生不同聲部串音的現象,為此,教師可以把不同的聲部變成同度,使合唱變得容易些,使學生自然投入到合唱課堂教學的學習中,從而提高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如果想提高小學音樂合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針對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讓學生對合唱產生學習興趣,并主動地進行學習;發揮器樂的輔助作用;降低教學難度;這些方法對于合唱課堂教學都具有有效性,此外,音樂教師要積極創新,為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林秋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51):41-42.
[2]王錦.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2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