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梅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中開展導學案教學,變傳統教學的“要我學”為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教師在制定閱讀教學策略時,就要以三維目標為出發點,充分考慮學生學情,正確處理好教學的重點、難點,注重語文生活和實踐活動。
關鍵詞:導學案;三維目標;素養
課堂教學不管怎樣改變,其目的只有一個:根據學科性質,落實三維目標,提高學生素養。在導學案中落實三維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要使學生利用導學案以“知識與能力目標”為主線,親歷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法、提升綜合素養。
甘肅省榆中縣連搭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師生共享“導學案”,以落實三維目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在導學案中落實三維目標,要處理好教學的重難點
導學案是教師貫徹其課程意識的顯性體現,在編寫和實踐應用中的各種實際情況,要求教師在教材分析、教學預設、教學機智等方面對自我提出更翔實的要求,從而促進師生各種素養的提升。教師必須熟悉教材、研究教材,首先自己要有一個思路清楚、重點明晰的課堂設計。如本人在教學《散步》一文時導學案對三維目標進行了以下設計: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詞句含義,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閱讀、理解、品味一篇美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用心去發現感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2.教學重點
(1)感受文章濃濃的親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2)透過文章淺顯質樸的語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蘊。
3.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所具有的象征意義。
重點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情景導入,向往親情—朗讀課文,感悟親情—精讀課文,美點尋蹤—理解探究,升華親情—真誠行動,祝福親情—激情文字,抒發親情。
導學案中的三維目標,必須清楚、明確,有確切的導向性,學生才會以“知識與能力目標”為主線,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在導學案中落實三維目標,注重學生的語文生活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根”,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導學案應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這個維度所創設的學習氛圍下,讓學生利用導學案親歷學習過程,在聽、說、讀中體會課文的美,學會語文“知識”,鍛煉語文“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本人在《散步》導讀時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通過優美的旋律和詩化的歌詞,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架起文本與生活有效溝通的橋梁。然后請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對“家”的理解。在“精讀課文,美點尋蹤”環節中這樣設計:①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②按照“文章……美,美在……”或“我最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的句式,談談你喜歡的理由。
三、要在導學案中落實三維目標,教師就要研究學生學情
要使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審美情趣,將知識有效地轉化為能力,教師就要花力氣備學生情況。一是備學生的語文基礎情況,只有了解學生的情況,在導學案中設計教學問題時,才不至于盲目。二是備學生的個體差異,這點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必須關注教學對象。針對不同學情,導學案設計的切入點、呈現形式等,都要斟酌學生的認知本領、思維特色及興趣寬窄等。如底子薄弱的學生要夯實語文基礎,底子較好的要注意拓展思維;活潑的學生要激起舌戰激辯,恬靜的學生要注意思維沉淀。
四、要在導學案中落實三維目標,必須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
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多渠道、多方面地加強學生自主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形成知識條塊的鏈接,夯實語文基礎,發展人文精神,培養探究能力,從而實現基礎與能力并重,更好地落實三維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師要合理利用導學案的方寸之地,將學生引入多種語文實踐活動中。如《散步》中“激情文字,抒發親情”環節,導學案設計了這樣的活動:①讓學生說說為父母洗腳或洗衣服時的感受;②學生暢談這節課的收獲。學生們經過熱烈的討論,深有感觸: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親情不單是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一個和美的家庭需要我們用愛去經營,需要我們用責任去支撐。
參考文獻:
[1]沈貴云.談設計導學案應注意的問題[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2(16).
[2]張海晨,李炳亭.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0(10).
(作者單位:甘肅省榆中縣連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