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
摘要:在唐代,寒食節是十分重要的節日,因此在很多唐詩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對寒食節的描述。在對寒食節的描寫過程當中,唐詩主要將愛死作為主要的基調,但同時也有一些唐詩對寒食節當中的題玉壺洞進行了描寫,通過對唐詩當中對寒食節體育活動描寫的分析,能夠對這種唐詩當中的審美情趣進行解析,并對這類唐詩的時代價值進行闡發。
關鍵詞:唐詩;寒食節;體育活動
在唐代,詩人越接近底層民眾就越能夠對民眾的呼聲進行反應,遭遇的苦難越大就能夠具有越加犀利的顯示抨擊,而這樣成為了唐代詩人的一條創作規律。唐代詩人韓愈在《荊潭唱和詩序》當中寫到,“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音易好”也表達了這樣的思想。但是,如果詩人有著積極的情感,也同樣會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通過對寒食節題材唐詩的分析,能夠對唐代人在寒食節當中的生活方式進行考察,并對這類唐詩的時代價值進行發掘。
一、寒食節及其主要活動
1.寒食節的起源
作為我國古代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寒食節曾經盛極一時。寒食節是在冬至之后的第105天,大概為清明節的前兩三天,再喊世界當中,只能夠吃冷食,嚴禁煙火,因此叫做寒食節,而寒食節的起源則有不同的說法,主要有“子推說”以及“改火說”兩種。
“子推說”認為,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的從陳介子推跟隨重耳流亡多年,饑餓難忍時曾經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來為重耳充饑,而重耳回國成為晉文公之后,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恥于請功歸隱山西綿山。為了讓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從山三面舉火,可是介子推與自己的母親藏在山里就是不出來,最終都被焚死在了綿山當中,而為了表達對介子推的還念以及牢記自己的過失,晉文公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當天每個人都需要吃冷食,不能夠動煙火,從此有了寒食節。
“改火說”認為,遠古時期的人類對于火焰十分崇拜,但是火焰雖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卻也帶來了很大的災害,于是古人就認為有專門管理火焰的神靈,需要對其祭祀,而在祭祀的這一天則需要將舊火熄滅,重燃新火,這也是“改火”的由來,由于這一習俗來源于周朝,一旦禁火,人們就只能夠吃冷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寒食節。
兩者說法不一,但前者多為坊間流傳,而后者為學界考證,有著更強的說服力。
2.唐代寒食節的主要活動
作為唐代八大節日之一,寒食節得到了唐代人民的由衷喜愛。王冷然曾經在《寒食篇》中寫道“天運四時成一年,八節相應盡可憐。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這也說明當時的人們對于寒食節是多么的重視。在唐代,自上至下都將寒食節作為十分重要的節日,其主要展開的系列活動有:第一,禁火;第二,只吃節前儲備的冷食;第三,節日結束后皇家給近臣賜火;第四,掃墓;第五,戶外游樂。而對于唐代人來講,與體育有關的游樂活動則是主要的內容。
二、唐代詩人對寒食節體育活動的描寫
1.寒食斗雞
斗雞是早在春秋時就已經產生的一種古老的娛樂活動。到了唐代之后,斗雞活動也得到了更加的興盛,唐朝上到皇帝,下到民間,斗雞活動涉及到了極大的范圍,可以說是盛極一時。在《東城老父傳》當中,陳虹曾經對唐玄宗專門建立馴養斗雞的機構進行了描寫。唐代斗雞活動的舉辦,主要在寒食節器件進行,在花蕊夫人的《宮詞》當中曾經寫道:“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斗雞廠。內人對御分明看,先賭紅羅被十床?!本褪菍蕦m女記觀看比賽打賭情形的專門描寫。
而其他的食人在詩作當中也對寒食節期間的斗雞活動進行了專門的描寫,例如孟浩然在《李少府與楊九再來》當中寫到“煙火臨寒食,笙歌達曙鐘。喧喧斗雞道,行樂羨朋從。”韋承慶也在《寒食節制》當中寫到“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藹藹瑤山滿,仙歌始樂風。”
2.寒食秋千
秋千是北方少數民族在勞動之余的一種活動,與此同時,也是寒食節期間唐代人民的重要運動之一。唐朝時期,宮內的女子最先喜好秋千,隨后秋千也在民間得到了盛行。
而唐詩當中對秋千活動的描寫,也主要講女子作為了主要的講述對象,例如,韓偓在《想得》當中曾經寫道“兩重門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肯上秋千?!本褪菍σ晃杜用鎸η锴Ь跋蟮膶iT描寫。
還有需多的詩人專門對唐朝女子在寒食節期間打秋千的情況進行了描寫,元稹在《雜憶五首》之二當中寫到“花籠微月竹籠煙,百尺絲繩拂地懸。憶得雙文人靜后,潛教桃葉送秋千。”對唐代女子活潑的形象進行了描寫,而白居易則在《寒食夜》當中寫到:“抱膝思量何事在,癡男騃女喚秋千?!边@些詩篇都能夠說明在寒食題材的唐詩當中,秋千是十分重要的一種一項,這也能夠說明在唐代寒食節當中秋千是十分主要的活動。
結束語:
對于唐代人來講,寒食節不僅是傷別的節日,同樣也是春意盎然的世界,因此,唐代詩人對寒食節體育活動的描寫,是對生活的寫真,而通過對唐代詩人對寒食節體育活動描述的考察,能夠對唐代人的時代精神進行一定的窺探,從而對現代人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麗萍.唐詩宋詞中的秋千意象及其文化內涵探討[J].長治學院學報.2011(04)
[2] 田彩仙.“悲歡之情,在于人心”——宋之問三首寒食詩解讀[J].名作欣賞.2010(09)
[3] 張寶強,陳小龍.唐代節日體育及其借鑒[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04)
[4] 張勃.論官方與民間合力對寒食習俗的影響[J].齊魯學刊.2004(02)
[5] 豐家驊.寒食風俗[J].尋根.200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