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民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生物教師在努力革新自我的同時,由于諸多原因,存在著拔苗助長、急于創新,追求形式、忽視根本等問題。本文根據所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進行逐一分析。以饗讀者。
關鍵詞:生物教學;問題;策略
一、談一下生物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由于數學、語文、英語這三科的權重和學科特征,它們的重要地位引起老師、學生、家長以及各方面前所未有的重視,而剩余的 “其他學科”則受到極大地忽略。如今,教育主管部門在大力提倡的課改同時又促進教師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思考和改進。通過一定時期的實踐,我發現有些改變是進步的、有些變化則流于形式甚至犯錯誤。走出誤區、糾正錯誤是目前生物學教學所急需的。我在教學工作中觀察發現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拔苗助長、急于創新。在教育界整體進行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許多生物教師盲目跟風,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不切實際的改革。面對教師突如其來的改革,許多學生難以適應老師突變的教學方式。有的教師更是生搬硬套的進行改革,照搬照抄專家學者和名師,毫無鋪墊,不符實際。特別是不符合自身面對的教情學情,導致學生不知所措。有的教師推崇 “教授式教學”,讓學生多做思考,對學生缺乏引導,把學生的疑問壓回去,原本教師三言兩語就解決的問題,非得讓學生思考很長時間,從而事倍功半。這種盲目照搬的教法改革會使得學生“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對此會產生反感甚至厭學,結果自然是適得其反。
第二、追求形式,忽視根本。教師往往追求表面化改革,對于教學教法等細節問題、根本問題缺乏系統細致的研究。比如有的教師鐘愛 “啟發式教學”,于是就在教學過程中頻繁使用,然而他所抓住的只是皮毛,沒有抓住精髓,僅僅將“啟發”變成“疑問”,忽略“啟發式教學”中環環相扣的、啟發學生不斷思考的過程,教師往往熱衷于提出問題,讓學生疲于思考,不斷思考,導致學生思考疲勞,最后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大大降低教學效果!
第三、淡化重點,面面俱到。許多教師以本為本,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將課本知識一字不漏地講授給學生,結果導致重點模糊。學生很難有精力和時間去學習、把握重點。更別說難點的學習和掌握。從而讓學生產生一本書皆為重點的想法。又會產生一本書都不是重點的念頭。長此以往,在學習和復習中,學生往往會不得要領,導致成績不理想,進而產生對老師的不信任,反過來必然嚴重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形成惡性循環。
第四、追求“完美”,忽視要義。在應試教育指揮棒下,在成績決定學校命運和教師命運的巨大壓力下,學校領導、教師、家長甚至學生對分數的過度追求,必然導致教師形成模塊化、僵化的教學模式。經典的思維方式應運而生,并且對這種思維方式給出固定的、應考的、經典的模式,教師要求學生對于此類題型的應試模式背誦、套用。學生成了備考的機器。這極大的扼制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挫傷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盡管這種教育方式提教學效率和解題效率,使得學生取得“完美”考試成績。但是如果試卷中一旦出現不按常理出牌的考題后,學生會手足無措,甚至暈場。長此以往,學生的應試能力、應變能力都會下降,最終讓學校成為工廠,生產出機械的、無創造力的學生。這與我們的初衷相距甚遠,甚至南轅北轍。
二、針對問題提出的教學策略
針對以上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多年的生物教學經驗,我提出一下幾點教學策略。
第一、結合實際進行創新。教師要結合本校實際、自身實際、學生實際,制定出適合學校、適合自身、適合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光合作用時,由于該反應過程較復雜,所以教師應該做到有的放矢,對于差生以講解為主,著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及鞏固,抓牢基礎;對于優等生,要提出有難度的問題促其思考,重于引導,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在探索和思考中加深理解,提高學生的思考和自學能力。
第二、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基于課本,但不囿于課本。熟知課本之后,將應當重點知識點列舉出來,作為講課要點。例如,減數分裂整體內容復雜、難度系數高,不易掌握,但仍有輕重難易之分:其中分裂過程,形成精子的過程,染色體、DNA變化為重,其他為輕。該節課的難點是理解并區分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實質和依據分裂相判別細胞種類,基礎是對過程的記憶則。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重點難點這類規律上的東西,千萬不能因教改而忽略。
第三、加強獨立思考,培養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盯著成績,另一方面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加強學生創新思維鍛煉。比如在完成某一道題后,可以增添變式題和關聯題,增加學生多角度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深入思考,幫助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思考是難事,教師要采取適當的鼓勵措施,讓學生感到思考的快樂,并學會在快樂中學習、思考。
第四,課內剖錯,課外提趣。在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深刻分析,找出原因。并從根本入手,徹底糾正錯誤。隨后進行綜合整理,全面補漏,避免造次。惟此才能在練習中讓學生進步,最終使得學生全面理解、深入掌握知識。在課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活動,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激勵學生深入學習。比如組織課外知識競賽,認識校園生物,進行課外實驗,參觀科研所和農牧場等。更高層次還有指導學生展開生物方面課題研究等等。
三、結語
高中生物教學的探究與改進非朝夕之功,在改進中出現問題是必然的,我們生物老師要正確面對出現的問題,共同解決。時代需要我們探究與嘗試,需要我們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勇于面對問題,積極改進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生物教學理論水平,不斷提高執教能力,我們努力去做,會做的越來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