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佳娣
[摘 要]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題是考察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題型,閱讀到底應該考察學生什么能力?如何考察?標準是什么?又應該格外關注什么?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PIRLS)重點考察學生獲取信息、解釋文本、反思與評價的能力。而《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要求“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這恰好與PIRLS考察目標吻合。深入研究PIRLS命題意識,辯證地學習和借鑒它先進的閱讀評價理念,對我們日后真正、科學地考察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都極具意義。
[關鍵詞] PIRLS 命題標準 閱讀能力
反復查看比較近年來的閱讀試題,不難發現,目前小學語文閱讀題型有拔高要求,試題隨意、繁復、機械等現狀,而PIRLS所出的閱讀檢測材料給我們帶來新的啟發,老師們應兼容并包,博采眾長,重新審視多年來的語文閱讀命題,更科學、有效地考察學生的閱讀。
一、考察標準決定命題方向
(一)以PIRLS為導向
和我們常規的閱讀檢測不同,PIRLS閱讀考察,在閱讀命題量、閱讀選用材料和閱讀題型方面,值得我們借鑒。
1、PIRLS每篇閱讀字數約1000-1200字,學生80分鐘完成2篇,題目22-30題。
2、PIRLS閱讀材料一般包括個人信件、小說、傳記以及為滿足好奇心而閱讀的信息性材料;通知、布告、規章、計劃、方案等關于公共事務的信息;課本、地圖、綱要等學習任務的一部分;說明書、手冊、計劃表、報告、備忘錄、項目表等工作中的信息性材料。不僅有文學型文本(小說、故事、詩歌),也有信息型文本(說明文、實用文),各占50%。
3、PIRLS題型分四類: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封閉結構應答題(填空)、開放結構應答題(開放題)。
反思常規閱讀訓練,學生缺少篇幅較長的文章的訓練,在閱讀材料方面,我們應該加重信息型文本的比重,畢竟學生不僅為學習,信息型閱讀對學生日后的生活也同樣會有很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命題中,我們也應該樹立為生活而閱讀的理念。
(二)以課標為基準
《課標》指出:“閱讀的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關注其閱讀興趣與價值取向、閱讀方法與習慣,也要關注其閱讀面和閱讀量,一起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命題應僅僅圍繞課程標準,切勿拔高,亦不降低標準,根據課標命題。
(三)立足生活本位
命題所選擇的閱讀材料,所選取的材料應該有時代特征,陳舊和滯后的閱讀材料應做好刪選,同時,所做的閱讀材料切勿為了訓練而訓練,應具有一定的意義,能讓學生做題過程中思維被激活,同時問題回答后,能更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這樣引導性和啟發性的試題,更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四)兼顧實際學情
語文閱讀命題更應基于實際學情。基于小學階段基礎性特征以及普遍應試環境,我們在學習借鑒的同時,更應該有選擇地、嚴謹地、創造性地思考、執行語文閱讀的命題。
PIRLS都是課外閱讀檢測,除了課外,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進行課內閱讀的命題,但筆者認為,只要遵照以上標準,同時有選擇性、創造性地去思考,編制,我們閱讀理解題目的方向明確,無論是出試題還是做試題,定會比以往的閱讀檢測更加明確、指向更加清晰。
二、考察重點決定命題題型
在PIRLS閱讀檢測和課標的標準和啟發下,還需思考以下問題,決定命題重點。
(一)考什么?
是我們閱讀命題者應該思考的問題。PIRLS閱讀檢測重點考察學生獲取信息、解釋文本、反思與評價的能力。與常規語文閱讀側重考察語言技巧不同,它更傾向考察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課標中也寫到:應根據各學段的要求,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味、方法和能力。閱讀能力,衡量著一個人語文素養,更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日后生活等諸多方面,命題中,以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側重是更為科學的。
(二)怎么考?
根據課標不同學段閱讀能力目標的比較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小學生閱讀能力至少包含以下幾個結構要素:提取信息能力、解釋推理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評價鑒賞的能力、想象拓展能力、閱讀方式、閱讀速度等。
1.常規閱讀檢測題
(1)某校二年級期末測試閱讀題《湖水》課外閱讀考察
白天,它是一面明亮的鏡(jìng)子,照(zhào)著隨(suí)風飄蕩的垂柳 (chuí liǔ)和陽光下盛(shèng)開的鮮(xiān)花,照著小飛機一樣的藍蜻蜓,還有那翩(piān)翩起舞的花蝴蝶……
夜晚,它變成一個浴盆(yù pén),小星星們到這里來洗澡,“嘩啦,嘩啦!”看,他們洗得多么干凈,笑得多么痛(tòng)快……
1) 找一找,填一填。
( )的鏡子 ( )的垂柳
( )的鮮花 ( )的笑聲
2) 短文告訴我們白天湖水是 ,夜晚又變成 。
3)你見過湖水嗎?在你的眼中,湖水還像什么?
不難看出,命題者出題的意圖:第一、二題,想考察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三題則考察學生想象拓展的能力。
(2)某校四年級《李時珍夜宿古寺》選段的常規閱讀考察
龐憲從行囊里拿出筆墨硯臺,又搬來幾塊磚壘成桌子。李時珍把本子攤開,拿起毛筆,邊憶邊寫:“忍冬花初開時銀白色,兩三天后變為金黃色,所以又叫金銀花,可以解暑消熱。”
“胭脂草搗爛了,可以治蟲咬傷。”
“刀豆子燒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雞腸草……龐憲,你把藥包拿來。”李時珍接過藥包,從里面翻出兩種草。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怎樣區別它們呢?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著往下寫:“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1)李時珍是___代_____學家,著有______,他是一個_____、工作______的人。
2)文中“兩種草”指_____和_____,它們的______相似,______不同。
3)解釋:若有所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兩處省略號,前一個表示__________,后一個表示_______________
5)面對不確切的草藥,李時珍不僅要細看,更要品嘗,體現他__________的工作態度。
6)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寫?
命題者在本次閱讀訓練中意在考察學生了學生的文學常識、理解感悟能力、標點符號的運用、分析概括能力。
2.PIRLS閱讀檢測題
教師命題時看似也考慮到了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但相比較PIRLS閱讀考察檢測題,問題出在哪里呢?
倒立的老鼠(譯文)
從前,有一個87歲,名叫拉本的老人。一生中,他一直過著寧靜祥和、悠然自得的生活。他雖然很窮,但是很快樂。當拉本發現他的屋子有老鼠時,起先他并沒有因此而煩惱。但是老鼠成倍地增加,它們開始騷(sɑo)擾他的生活。老鼠繼續成倍增加,終于有一天,他再也無法忍受這一切了。“老鼠太多了,”他說,“這簡直是太過分了!”他步履(lü)蹣(pɑn)跚(shɑn)地走出屋子,沿街來到了一家商店,在那兒他買了一些捕鼠器,一塊奶酪和一些膠水。回家后,他在捕鼠器的下面涂了些膠水,并把它們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奶酪作為誘餌,引誘老鼠出來。那天晚上,當老鼠從洞中出來時,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捕鼠器,它們覺得這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老鼠們在地板上走來走去,相互輕輕推搡(sɑng)著,用它們的前爪向上指指,隨即高聲大笑起來。畢竟,這是多么愚蠢啊,把捕鼠器按在天花板上。 第二天早上,當拉本從樓上下來時,看到捕鼠器中沒有一只老鼠,他笑而不語。他端來一張椅子,在椅子腳的底部涂上膠水,然后把椅子倒過來粘在天花板上,就靠在捕鼠器的旁邊。他如法炮制地放置了桌子、電視機和電燈,他把地板上的每樣東西都倒置過來粘在了天花板上,甚至把一小塊毯子也放上去了。 第二天晚上,當老鼠們從洞里出來時,他們依然對昨晚的事談論不休,嘲笑所看到的一切。但是現在,當他們抬頭看天花板時,突然,它們都止住了笑,被驚呆了。“天啊!”一只老鼠叫道,“看那兒,那是地板!”
“上帝啊!”另一只老鼠也叫道,“我們一定是站在了天花板上!”“我開始感到有些頭昏眼花了!”又有一只老鼠說。“我的大腦充血了。”另一只老鼠說。
“這太可怕了!”一只長著長胡子的年歲很老的老鼠說,“這簡直是太可怕了!我們必須立刻采取行動!” “我不能再繼續靠我的頭站立了,否則我會昏過去的!”一只年輕的老鼠大聲叫道。“我也是!”“我受不了了!”
“救救我們!誰快來幫幫我們!”
它們的情緒開始異常激動。“我知道該怎么做了。”那只年長的老鼠說,“我們必須倒立,那樣我們就會站著了。”它們都順從老者的指示,開始倒立。過了很久,由于血液急速地流向大腦,他們一個接一個倒下了。
第二天,當拉本從樓上下來的時候,看到地板上橫七豎八躺著很多老鼠,他迅速地把老鼠收集起來,統統扔進了籃子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世界看上去有多么上下顛倒,請站穩自己的立場。
提示:選擇題(請在你認為正確的選項上打“√”)
(1)為什么拉本想要除去老鼠?
A因為他一直痛恨老鼠。
B因為屋子里的老鼠太多了。
C因為老鼠笑聲太響了。
D因為老鼠吃掉了他的奶酪。
(2)拉本把捕鼠器放在什么地方?
A放在籃子里。
B放在老鼠洞的附近。
C放在椅子下面。
D放在天花板上。
(3)為什么第一天晚上,當老鼠從洞里出來的時候,相互用肘觸碰對方并用爪子向上指指?
A因為他們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椅子。
B因為他們認為拉本做了件蠢事。
C因為他們希望奶酪在捕鼠器里。
D因為他們對所看到的感到害怕。
(4)回答問題:當拉本看到捕鼠器中沒有老鼠時,他為什么會微笑?
(5)當拉本把椅子粘到天花板上后,他又做了什么?
A笑笑,什么都沒說。
B買了一些捕鼠器
C把所有的東西都粘在天花板上。
D給老鼠一些奶酪。
(6)回答問題:在第二天晚上,老鼠認為它們站在了哪兒,它們決定對此采取些什么措施?
(7)回答問題:請在文章中找一找能夠反映第二天晚上,這些恐慌的老鼠的感受的句子,請摘錄其中的一句,抄在下面。
(8)文章是如何告訴你,老鼠認為發生了什么事?
A通過告訴你拉本認為老鼠怎么樣了。
B通過描述老鼠住在哪兒。
C通過告訴你老鼠相互之間的對話。
D通過描述老鼠喜歡什么。
(9)最后一天早上,當拉本從樓上下來時,為什么地板上到處是老鼠?
A因為老鼠倒立的時間太長了。
B因為拉本給了老鼠太多的奶酪。
C因為老鼠從天花板上摔了下來。
D因為拉本在地板上涂了膠水。
(10)回答問題:當拉本把老鼠從地板上撿起來后,他把它們放在了哪兒?
(11)回答問題:你認為老鼠容易被愚弄嗎?并說說為什么。
(12)從拉本做的事情中,你認為他是個什么樣的人。請用語言描述一下,并舉出兩個關于他行為的例子來說明。
(13)哪個詞語用來描述這個故事最恰當?
A嚴肅而哀傷的
B令人恐懼而激動的
C有趣而聰明的
D令人毛骨悚(song)然而神秘、不可思議的
(14)回答問題:思考故事中拉本和老鼠的舉動。解釋一下是什么使這個故事顯得不可信。
(附參考答案:①B ②D ③B ⑤C ⑧C ⑨A {13}C ;開放性敘述題的回答參考學生的答案)
3.對比分析
(1)立足文本無偏差
文章的價值和所能構建學生何種閱讀能力是關鍵,命題者在命題時應該具有文本意識。《李時珍夜宿古寺》考察了李時珍的朝代等文學常識和“若有所悟”的解釋,看似有關,其實沒有圍繞文本,是脫離文本內容的,筆者認為意義不大,并沒有考察到學生的閱讀相關能力。
(2)層次清晰有梯度
《倒立的老鼠》提問順序和學生閱讀文章的過程是一致的,甚至有些還可以成為學生解答下一個問題的線索。14個問題從低級難度、中級難度、高級難度到頂級難度依次遞增,有梯度。《李時珍夜宿古寺》問題沒有梯度,兩次考察學生概括李時珍的品質,而《湖水》閱讀也是,兩個大題,6個小題考察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重復機械,意義不大。
(3)指向明確無偏差
三年級《媽媽的手》閱讀材料如下:
媽媽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看到幾根明顯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會覺得這并沒有什么稀奇,可這雙手卻是我羨慕的。
我家門前有一片無用的空地,雜草叢生。媽媽拿來鐵鍬,一下一下地挖。不到一頓飯的工夫,這雙手就把一小片荒地變成了菜地。平時,這雙手沒歇過,不停地為家人服務。買菜、煮飯、縫縫補補、拖洗地板、整理房間,家里所有的活全包了。
媽媽的手不僅勤勞,也很靈巧。一塊布經它裁剪就成為樣式新穎的裙子;一套舊衣服經它拼湊就能改成我喜歡的新衣;幾個線團經它紡織就成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媽媽正在為我織一件毛衣,我在仔細地瞧,那雙手一針過來一針過去,針針顯得那樣歡快,每個動作都是那么嫻熟、準確,我簡直看呆了!
媽媽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愛媽媽的手!
命題者其中一個命題為:最后一段劃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句。這一題命題者的意圖是:中心句。然而,由于指向不明確,很多孩子寫成感嘆句,第11句之類的答案,失分嚴重。
(4)自由開放展個性
記得在一次五年級的期末閱讀測試中,考到《市長的柱子》這篇選文,短文中的市長做了一個錯誤的設計決定,命題老師設計了一道:“從“柯蒙市長的柱子”可以看出柯蒙市長是個怎樣的人?”的考題,竟有一大半學生都說市長是正確的,一貫的思維方式讓他們覺得,市長怎么可能做錯事呢?這篇短文命題很好,而孩子們的思維確實深受多年來學習、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不夠開放大膽,這又讓筆者想到PIRLS的試題。
《倒立的老鼠》第14題,竟對文章內容本身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引導學生在權威和真理前進行選擇,讓學生知道語言文字只是傳遞思想、信息、感受的工具,生活中可以挑戰權威,不可以“盡信書”,培養學生批判性、創造性的膽識。我們的命題應該學習PIRLS,潛移默化中去影響學生,培養自由、開放的思維。我們的命題有思想的火花閃耀其間,有自己的獨特個性的種子萌芽其中,但更有待于激發、培養,使之更加成熟。
4.啟發重創
基于以上思考,筆者對《李時珍夜宿古寺》進行了適當的增改:
(1)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2)“若有所悟”意思是__________,文中指的“悟”,指的是李時珍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
(3)“雞腸草……龐憲,你把藥包拿來。”這句中“……”處應該怎么讀?為什么?
(4)李時珍是如何區分雞腸草和鵝腸草的?請你用“——”在文中劃出來。這兒讓你感受到了一位什么樣的李時珍?
(5)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是一段_____________描寫,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課內的這篇閱讀,重點考察了學生的解釋推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評價鑒賞能力,做完閱讀題后,學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了解人物,這樣文章與問題相輔相成,通過閱讀文章回答問題,又通過回答問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
三、考察意識決定命題質量
(一)杜絕拿來主義,精心編制考題
命題老師在命題時應該多一份對教材的把握、對學情的了解、對教育的思考和對先進理念的渴求、對學生能力提升的期待,杜絕拿來主義,精心編制試題。
(二)杜絕繁復刁鉆,利于能力提升
如今的試題花樣百出,為了能把學生考到,題量大,陷阱多,這樣其實牽制了學生的思考,反而適得其反,命題應科學高效,能讓學生從最少、最新穎、最具啟發和探究性的題型中獲益,閱讀思維得到激活,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這將是最大的成功,也是學生脫離題海戰術的福音,更是教育發展的需要。
學生學習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日后能夠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訊息,理解、掌握和運用正確的訊息和溝通交流方式,實現生活和發展需要。我們的閱讀命題應該立足于此,實實在在為生活所用,為學生終身發展所用。在課程目標的引領下,筆者將繼續深入學習研究PIRLS閱讀檢測方式,為真正科學、高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尋找更科學適宜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鄭春夫.“閱讀理解”命題的“1”意識[M].京:小學語文,2014.5.56-58.
[2]趙培敏.“區域教育質量健康體檢”閱讀題與PIRLS閱讀題比較例析[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4.4.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