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波
(重慶市渝北區漢渝路小學校)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現代化教育的先驅,他在有針對性地吸收了中外教育理論基礎上,結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創建出全新的教育學說,同時也為我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探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對于教與學來說,都是建立在做的基礎上的。語文是一種實踐活動,教師要結合好教材,進行有效的實踐。基于此針對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滲透
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為了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學的成果,就要運用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念,做好創新與完善工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滿足學習的需求。
一、我國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形式化嚴重
對于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沒有過多的認識,往往都是教師站在主體位置,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述的內容,最終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在這種沒有創新也沒有讓學生自我表達方法的影響下,使學生只能成為課堂中的配角,最終也就脫離了課堂教學實際,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足,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單一。
2.應試現象嚴重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目的性極強與應試性強的現象,而且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所注重的也并不是素質教育,而是針對考試中所考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也就導致應試教學現象極為嚴重。其次,教師受到教學任務與指標等方面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更多地關注學習成績較高的學生,而對于一些學困生,卻并沒有給予過多的關注,這樣也就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喪失。
二、樹立正確的小學語文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所以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就是要從“真”的理念出發。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在寫作文時就要做好樸實真實、言之有物。避免為了滿足考試的要求而采取大量的名詞名句等。教師也要做好引導工作,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這樣才能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抒發出來,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在教學中還要避免以知識量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是要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出發,關注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將語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素養。在課堂教學中也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語文組織能力以及運用等方面的能力。這樣也就可以在有效的教學互動中,幫助學生形成具有自身獨特風格與符合語言表達規律的能力。
其次,要做好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工作,促進學生思維的有效發展。就當今社會來說,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局限在知識的積累,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素養以及創新能力等。所以在信息量快速增長的基礎上,就要運用好現代化的手段獲取更多的資源。通過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好這一內容,同時也可以實現思維的拓展。也就是說要在掌握一定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明確創新的方向,實現有效的創新。
三、解放自身的思想,實現有效的教學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地表達自己,提出真實的意見。所以在實際中就要做好傳統教學的創新工作,同時還要保護好這一階段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接觸自然與社會的過程中實現更好的發展。首先,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鼓勵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總結出感悟與想法。其次,教師要做好課堂的創新工作,可以讓學生走到室外,借助這一環境的影響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語文的感悟。對于教學手段,教師還要做好課堂的設計工作,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目光,如借助幻燈片以及視頻資料等引入課堂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最后,教師還要結合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進行教學,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比賽等,以此激發學生的表現欲,發揮出學生的天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學生品格的養成。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重要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同時還要貫徹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與理念,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周澤.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中的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3(42):119-120.
[2]翟仕云.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中的滲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4):202.
[3]陳艷清.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84-8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