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興濤
(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起鳳中學)
摘 要:新課程理念提倡以學生全面的素質發展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體育教學強調面向學生終身。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解放思想,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挖掘自身潛力,挖掘學生潛力,對初中體育教學策略進行全方位的優化。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策略;優化
在新課程下,初中體育教學應深入貫徹“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立足學生素質發展,采取科學適宜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優化體育教學策略。體育教師通過教學優化,達到使學生樂意參與體育活動,主動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建立正確健康理念的目的。體育教師應明確新時期教學目標,理順師生關系,優化教學方法,尊重個性差異,規范評價體系,靈活掌握教學實踐過程,為實現真正的素質化體育教學做出努力。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因層面的不同而不同,從高的層面上說,初中體育教學目標就是“健康第一”的素質教育,從低的層面上看,教學的過程中分別有其小階段性的目標,這是具體的,基本不會脫離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掌握這三個目標范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到教材內容及學生的情況,階段的教學目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再說,學生的體育素質是有差異的,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要考慮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及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差異,可以針對個體的學生設定更有指向性的目標。
二、理順師生關系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對師生關系進行重建。在新時期,一名體育教師要將體育課上好就必須理順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就是說,要創造一個良好的體育教學課堂,必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學生情感始終伴隨著體育教學的各個過程。要想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就要在教學時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眼神來吸引學生,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信心。
學生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教師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哪怕只是輕輕點點頭,學生都會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感,從而增強學習體育的自信心,建立對教師的依賴感、尊重感。師生關系是和諧與嚴肅的對立統一,和諧并不意味著散亂無章,嚴肅并不意味著呆板無趣。
三、優化教學方法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以提升教學效果,是體育教學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效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教師可在教學實踐中靈活應用。諸如,興趣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快樂教學法、分組合作教學法等,不一而足。關鍵是看教師怎么用,能不能用好。
例如,游戲教學法。我在短跑教學中給學生講解了短跑的基本動作要領后,讓學生分組游戲。有時是分組的拉力賽跑,有時是讓學生追逐游戲,也可以是往返運球。在學生“玩”的時候,我糾正學生的姿勢,在游戲中完成教學。教育有方法,但也可以說教有法而無定法,真正將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還要看教師能否靈活掌握。
四、尊重個性差異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策略不能忽視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體育方面,學生的能力差距是相當明顯的。學生體能上、運動能力上的差距要得到教師的尊重,而不是歧視。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停留在口頭或理念上,而應體現在教學策略上。教師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體育素養、運動技能、心理差異等總體掌握。根據學生狀況的不同注意教學方法的調整,以能培養和激勵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為起點,不宜使用打擊學生自信的方法。對一些學習體育確實相對困難的學生,教師一是不能放棄,二是對他們應強調素質教育為主、技能教育為輔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著重教導這些學生認識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建立多鍛煉、多運動的好習慣,教給他們適宜的健身方法,培養他們正確健康的生活態度,這樣也就體現出素質教育的基本價值了。
五、規范評價體系
體育教學評價不是教學的終點,而是教學的中轉站。好的評價能促使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能讓學生補短揚長,激勵其自覺進步。在正確的評價體系下,體育的后進生也能清楚地發現自己的亮點,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規范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對教學策略的優化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加以重視的。教師采用科學、規范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看得到發展前景,增強學習體育的信心和勇氣,明確自己今后發展的目標方向。體育教學的評價與考核首先應以“健康第一”這一理念為宗旨,以學生對待體育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性為評價的重點,以激勵學生進取、
培養體育興趣、養成良好習慣為評價標準。分數在體育教學中不應被特別強調,素質和意識才是體育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關注策略的優化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策略的實施與優化應有利于因材施教,挖掘學生潛能,優化的指向是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強調素質核心、尊重個體差異。其根本、核心的要求就是服務學生,為學生的發展負責。
參考文獻:
[1]陳軍杰.初中體育教學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0):302.
[2]王祥.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方法思考與踐行[J].讀與寫(上/下旬),2015(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