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夢姣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仙溪鎮山口學校)
摘 要:自學能力指的是學生在知識獲取方面的自主能力。如果學生的自學能力比較強,那么不僅能提升學習的效率,同時也能促使學生的知識面有一定的拓展。因此,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對自學能力的培養,從而強化最終的教學效果。主要對初中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希望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學能力;培養
新課改以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對于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和積極性培養,從而實現自主學習和探究性的學習模式,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在當前也是初中英語老師所面臨的難點所在,當中最關鍵的就是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下面將對初中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進行詳細討論。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時期是學生進行自我提升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但由于英語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在課堂中始終難以學習到更多知識。但如果學生能自主地進行學習,那么只要教師對于他們進行一定的引導就能產生比較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能更好地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幫助他們得到自我的提升。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從一定層面上來說將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他們的英語水平提升也是具有積極影響的。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比較看重對學生的知識性教學,學生也只是一直在被動地進行聽課,導致很多學生都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在英語學習方面興趣也不是很強。這種教學方式顯然是不利于學生學習的,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因此,現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采取恰當的措施,讓學生感受到當中的樂趣所在,才能真正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快樂,并真正得到自我提升。
二、初中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策略
1.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讓他們能從當中感受樂趣,
從而主動參與其中。對此,初中英語老師應當認識到學生的特點,初中生往往比較活潑好動,對于新鮮的事物也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他們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為他們設置出相應的教學場景、游戲和情景對話等,從而為他們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他們能主動融入。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表明,要想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主動地進行探索,那么首先要依賴于他們的心理自由。因此,教師一定要從教學氛圍和環境上給予學生更多的安全感,讓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學習,從而充分地展開認知活動。教師要想轉變自身的角色,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要完全信任學生,將學生看作是知識探究中的伙伴,從而平等地對待學生。同時也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并從實際出發,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提問,從而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只有在這樣的良好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帶著自信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實現自學能力的
培養。
3.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對于學生的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要有目的地對學生習慣進行養成教育。首先要對學生的發音標準和正確性進行規定,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讀寫規范性。同時要養成他們良好的聽說習慣,也就是在日常學習中要多聽、多看、多寫,做好語言關的控制。此外,要養成學生愛閱讀、愛朗誦的習慣,促使他們能持之以恒地學習,從而在習慣中形成自學能力的提升,防止兩極分化現象出現。
4.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學生進行功課的復習和背誦方面,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學習基
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為學生適當地留有一定的空間,在教學中讓學生更多地進行交流,從而促使他們之間更好地相互幫
助,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同時,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課文的預習,背誦一些自己所掌握的詞匯,并發現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難點和重點,從而養成自我思考的習慣,逐漸在學習中形成自學能力。
5.巧妙利用課外活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一些課外活動,促使他們能在學習中更多地進行英語交流,形成一個較好的英語環境。在課余時間,則應當鼓勵學生更多地看一些英語相關的資料,不斷對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調整,從而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現代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對此,教師還需要從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多鼓勵他們進行英語自主的學習,從而提升教學有效性,強化他們的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沈亞麗.淺議初中英語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18).
[2]張新藝.淺議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祖國(教育版),2013(1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