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毓虎
(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
摘 要:初中英語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初中教學任務的難點,學生缺乏必要的英語實踐語言環境,更重要的是學生缺少必須的文化意識以及英語文化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像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造成學生的英語學習困難。對此,教師應該樹立文化導向型教學理念,充分結合英語文化組織英語教學活動,將英語基礎知識學習與英語文化邏輯學習相結合,讓英語學習變得更加生動、立體、全面,優化學生的整個英語知識框架體系。
關鍵詞:英語文化;初中英語;文化教學;文化邏輯與文化思維
英語文化是英語教學的基石,只有將英語教學建立在英語文化的基礎上,錘煉學生的英語文化素質,完善學生的英語文化體系,擴展學生的英語文化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將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能力建立在對英語文化的認知與掌握上,使得學生對英語文化、英語表達方式、詞匯固定搭配等有一個系統、全面、細致的認識,進而全面優化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讓學生更輕松、自主、自由地學習初中英語。
一、提升教師對英語主流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全面掌握英語精髓文化與經典文化
1.完善教師對英語文化的認知,尤其應該全面掌握英語精髓文化與經典文化的形式與內涵
教師應該全面加強對英語主流文化整體性的把握與總結,尤其應該將英語精髓文化、經典文化、精英文化進行匯總與分析,將英語主流文化的形式、內涵、表現等進行系統化的梳理,讓學生可以接受到全面、細致、準確的英語文化以及英語文化要素,增強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
2.做好英語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對接與融合,將英語文化進行漢語思維下的文化講解與擴展
由于英語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不同與顯著的差異,導致英語思維方式、英語思維習慣、英語邏輯重點與漢語之間的巨大差異。對此,教師應該積極做好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的對接與融合,讓英語文化變得更加符合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以及認知邏輯,進而鞏固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掌握。
二、采用多樣化的英語教學形式,將英語文化與課堂教學融合到一起
1.利用英語電影進行英語文化教學,擴展學生對英語文化意識形態的理解與熟悉
教師應該積極利用英語電影進行英語文化教學,將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與英語電影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同時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與認知程度。比如,教師可以利用Ice Age:Collision Course進行文化教學,通過觀看電影,增強學生對英語文化中家庭觀念等文化內涵的認知與理解,也可以重點掌握其中的發音、英語詞匯以及表達習慣等。
2.使用英語名人、名著、名篇進行英語文化擴展,增強學生對英語文化精髓的掌握
教師可以著重利用英語文化環境下的英語名人、名著、名篇等進行英語文化拓展,在英語文章環境下加深對英語文化的熟悉程度,抓住英語文化精髓。比如,教師可以利用Martin Luther King“I have a dream”的演講稿進行英語文化教學,促進學生對自由、平等、消除種族歧視等方面英語文化的認知,促進學生對核心英語文化的理解與掌握,樹立英語文化思維意識。
3.利用英語節日,提高學生對英語日常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認知
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英語節日進行英語文化教學,主要是因為節日中往往包含著豐富的節日禁忌、飲食習慣、服裝等方面具象性例子,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對英語文化邏輯與生活習慣的認知難度,增強學生對英語文化邏輯的熟悉程度。比如,教師可以將Christmas Eve作為英語文化教學的切入口,通過對平安夜的飲食、著裝、風俗禁忌等全面的講解與擴展,讓學生對英語文化環境下的日常生活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與生活化思維能力。
4.活用英語國家時政熱點,深度延伸英語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
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英語國家的時政熱點進行英語文化的深度延伸,尤其應該集中在政治、經濟、體制、社會等方面,將英語文化的講解融合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對英語文化、文化形式與要點、文化邏輯與思維方式有一個更加系統的掌握,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思維能力。教師讓學生了解更加真實具體的英語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英語教學應該依托于英語文化而進行,由此必須要樹立英語文化導向型的英語教學理念,通過電影、名著、英語節日、時政熱點進行全方位的英語展示與講解,幫助學生養成英語思維習慣,培養英語思維能力,強化文化實踐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實現學生在英語操作與英語實踐、口語表達與聽力強化、英語基礎與英語邏輯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明.“文化導向型”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5(29).
[2]于賀巾.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向型教學模式探討[J].青年文學家,2012(35).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