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慧
摘要:新形勢下,我國房地產交易中出現的風險不僅會損害到購房人的利益,而且對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防范房地產交易中存在的風險,要規避房地產交易合同風險;構建完善的房地產法制制度;強化房地產市場信息體系的建設力度;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強化交易人員的綜合素質;樹立誠信理念。
關鍵詞:新形勢;房地產交易;風險;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7)04-m16-02
引起房地產交易風險的因素有很多,這些因素若不及時處理好,將會對購房者的利益造成極大的損害,同時也阻礙了房地產業的市場發展進程。因此深入分析研究房地產交易中存在的風險,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對策,為購房者的利益提供保障,具有現實意義。
一、房地產交易特點、交易規則
(一)交易特點
所謂房地產交易,指的是將房地產的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其他相關權益進行轉讓。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公司,都承擔著房地產的交易任務。交易平臺的多樣化是房地產交易活動中最突出的特點。房地產交易是一項龐大的活動,需要大量的交易資金,需要簽訂繁雜的交易手續,在市場因素的影響下,無法短期內完成交易活動。隨著我國頒布實施了《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明確了房地產交易的基本特點;要求交易主體應具備平等的民事權,負責有關的民事義務;交易雙方就房地產交易規定進行商討確定;房地產交易必須滿足有關法規的要求。要想保證房地產交易活動的順利完成,就必須及時找出房地產交易中存在的風險,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二)交易規則
房地產交易過程中,應考慮好以下幾項規則:一是房產權和地產權同時交易規則;房地產轉讓、抵押過程中,將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一同轉讓、抵押。房產權和地產權是緊密相連的,同一房地產的房屋所有權及土地使用權只能由同一主體同時享有。這樣,房地產交易才真正具備公平性、安全性。二是房地產成交價格申報;房地產權利人在房地產的轉讓過程中,必須及時向上級政府部門具體申報房地產成交價,禁止有瞞報或者申報不實的行為。總體而言,房地產交易中應按相關法規繳納所有稅費,當事人必須真實申報成交價格,為計算稅費提供有力依據。若當事人申報價格不實,那么國家將依法委托有關部門評估,在評估價格基礎上計算稅費。三是房地產轉讓、抵押當事者應按相關法規辦理權屬變更或抵押登記,房屋租賃當事者應按相關法規辦理租賃登記備案。我國相關法律中這樣規定:房地產轉讓和抵押時若沒有辦理相關的權屬登記,那么該轉讓、抵押不成立。
‘
二、房地產交易中存在的風險
(一)房地產交易合同無效
房地產交易過程中,如果存在賣方主體缺乏合理性、轉讓不合法、侵犯購房者的購買權等問題,都將削弱交易活動的有效性。若雙方簽訂的合同一開始就沒有任何效力,那么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將嚴重影響到雙方各自利益,如當房價猛漲時,房地產賣方可能會反悔;當房價下降時,購房者會有退房的念頭。
(二)缺乏完善的誠信評價機制
由于目前我國房地產業實施的社會誠信評價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沒有一套系統的評估方法,導致結果的獨立性、公正性得不到社會的大力支持;誠信管理無法緊跟現代市場的發展,給各項規定的完善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三)開發商存在欺詐的可能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加大了房地產建筑的投資力度,為此,帶動了房地產業的發展進程。而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房地產建筑市場中出現了一大批資質低下的開發商,實際開發中沒有清晰標準的要求,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使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參與投標,忽視了城市建設工作,只注重對房地產的改造建設,致使城市綠地和公共生活空間被大面積占用,嚴重影響了城市全面發展。有的開發商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在房地產建設中經常使用質量差的材料,安全問題嚴重,如樓基不夠穩定、墻體發生下降等,對民眾的居住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同時,房地產銷售中還存在諸多的欺詐行為,比如發放虛假的廣告或者與實際不符的人住條款等欺詐行為。
(四)房地產中介公司存在欺詐的可能
房地產中介公司主要負責房地產的評估銷售工作,或者負責有關于房地產的所有活動。當前,仍有一部分中介公司為了提商自身的利潤水平,根據購房人不了解房地產相關法律法規等政策情況,對其實施欺詐行為,最終引起購房人的經濟損失。通常情況下,房地產中介公司的欺詐行為體現于缺乏經營執照、經營不合法、權力以外的經營等。
三、風險防范對策
(一)規避房地產交易合同風險
.
只有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簽訂的房地產交易合同才具備法律效力,房地產權屬過戶登記在合同的物權行為范圍內,不會影響到合同關系的確立。購房者在合同簽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由政府部門制定的規范文本,認真分析簽訂的各項條款,確保文字的清晰表達,并充分了解條款內容;合同簽訂中,必須劃分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雙方違約合同規定所負的責任,比如交房時間逾期、達不到合同中質量要求等,防止日后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及時了解交易合同的法律特征,如果條件允許可聘請專家或專業律師加強合同的審核工作,若對合同某項內容存在疑問,交易雙方不能不情愿的簽訂,切實維護好自身利益。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還缺乏一套健全的運行機制,加之相關法規比較陳舊,因此房地產交易中經常會發生合同風險問題,而購房者實際承擔的風險要大得多。怎樣有效防范交易中合同風險的發生,必須根據當前房地產性質、交易雙方類型等來具體對待;在購買預售商品房時,必須掌握房源信息,查看商品房的相關證書;在二手房買賣過程中,必須詳細核查賣方的實際情況,特別要查看有無抵押、出租等不完整產權情況,保證房地產交易主體的合理性、轉讓的合法性、購房者的購房權等,發揮合同的法律效力。
(二)構建完善的房地產法制制度
相較于我國其他產業,房地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不夠長,相配套的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所以,政府部門應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與市場、企業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結合市場當前的需求和有關問題,采用傳媒監督、聽證會等諸多手段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房地產法制制度,并嚴格要求有關部門嚴格按該制度辦事,凡是發現有違紀違法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予以嚴厲的懲處,切實保證制度功能作用的全面發揮。
(三)強化房地產市場信息體系的建設力度
現階段,加快構建房地產市場信息體系,切實增強房地產在市場中發展的監測力度。房地產監管機關應與有關部門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并將各有關信息集中整合,定期向社會公眾公布土地供應、住房價格增減等信息,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加強政策實施的透明化,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
(四)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強化交易人員的綜合素質
樹立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能將風險抵制在萌芽之中,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對房地產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培養全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及綜合素質,已經成為了現代房地產業的核心任務之一。相關管理者應結合之前的風險案例,對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加強全員間的交流,同時積極了解和掌握同行豐富的風險防范經驗,切實保證全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從而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樹立誠信理念
強化誠信道德建設力度,落實誠信為本的基本原則,通過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和監督力度。政府部門及有關管理者應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職責權限,做好房地產開發商和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培訓活動,尤其要加強培訓其思想道德素質及誠信理念,促進有關人員的思想價值觀,在交易中以誠信為首,保證房地產交易率。如果開發商、銷售商、中介公司經營中存在與誠信意識背道而馳的行為,那么,政府及有關管理者必須第一時間給予嚴厲的處罰,促使其對問題及時整改,若再有該問題發生,應終身禁止其接觸與房地產有關的事項,切實保障房地產交易順利安全進行下去。
(六)建立健全房地產安全信息工作體系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加快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進程,為了更好地拓寬房地產的發展范圍,應建立健全適應房地產交易活動的信息安全體系,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綜合各類交易信息,實現信息的及時共享,一旦發現交易中存在不合法的行為,必須第一時間加以整改,促進房地產交易的安全性。交易中,應公布相關的政策規定,政府部門及有關管理者應做好自身的職責義務,為廣大的民眾提供房地產交易信息,以免交易中受到不良欺詐。對于購房人而言,應具備必要的防范意識及危機意識,充分掌握房屋信息,能及時辨別信息的真假,維護自身利益。房地產開發商、銷售商必須和購房人簽訂相關的誠信協議,確保信息的真實可靠和房地產質量水平,嚴厲打擊違法欺詐行為,切實保證交易信息的安全性,滿足購房人的購房要求。
綜上所述可知,房地產交易內容豐富,除了涵蓋經濟方面的問題外,還涵蓋了民生發展方面的問題。房地產交易中不同程度會發生風險問題,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利益,所以提高對房地產交易工作的重視度,制定有效的風險防范對策成為了當前必須完成的任務。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群眾的價值觀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轉變,將經濟利益作為終身追求目標,交易中忽視了誠信意識的重要性,并且開發商、中介公司經常做一些欺詐民眾的事,直接阻礙了房地產市場的有效運轉;政府及有關管理者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責作用,加強房地產信息的安全性,培養房地產作業人員的誠信理念,切實防范房地產交易中風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