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華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方式也要做出適當的調整。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化思維不僅可以讓他們掌握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夠全面增強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結合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數學化思想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的應用建議,以期能夠帶來一些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數學化思想;初中數學;數學教育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唯有不斷地開拓進取、敢于打破墨守成規,才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與更好的發展。基于此,初中數學教育者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化思想,幫助他們找到更多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在積極創新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為其日后的順利升學與就業打好基礎。
一、數學化思想概述
數學化思想最初是由荷蘭著名數學家漢斯·弗賴登塔爾所提出的,漢斯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研究經驗對數學化思想做出了如下解釋:運用數學思維來客觀地分析并解釋世界中的問題。而后,隨著數學化思想在教育領域中的大范圍普及,很多學者都相繼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大大提高了數學化思想的實用性與教學價值。簡單解釋,數學化思想就是利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并解決現在學習與生活中的諸多問題,通過這種更具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數學素質會出現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反復應用數學概念與數學公式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更多的創作靈感,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再創造。
二、數學化思想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中,通過應用數學化思想可以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縱觀我國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數學化思想雖然并沒有進行大范圍的普及應用,但卻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改變著學生的學習習慣。由于數學課程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特點,因此如果僅僅向學生機械化地傳授書本知識,就無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數學化思想的運用則較好地改變了傳統數學課堂中滿堂灌與填鴨式的教學情況,在教育者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地將數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深層次探索。此外,教育者也可以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更多趣味性較強的生活場景,通過向學生展示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來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數學化思想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應用建議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化意識
數學化思想所倡導的是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生活中的諸多問題,這也就意味著教育者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盡可能多地引用一些令學生倍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引導他們學會站在數學角度上來探究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
初中數學教育者要充分發揮出自己在課堂中的指導作用,根據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特點來創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授“比例”時,教育者可以將漢斯的一個教學案例引入課堂中:在課程開始的前一天,教育者要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巨大的手印,當學生在第二天看到這個手印時,就會對這個手印擁有者的身高產生出強烈的好奇心。而后,教育者就可以將自己的手同黑板上的巨大手印進行對比,得出兩者之間呈現出五倍關系的結論。而后,教育者測量出自己的身高,并將身高的數值乘以五倍,最終推算出巨人的身高。在這一教學案例的啟發下,學生紛紛開始好奇巨人的腳、腿以及胳膊的長度,在經過一番測量與計算后,逐漸掌握了比例的內涵。
(二)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化能力
初中數學教育者在應用數學化思想的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出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增強中學生的實踐能力。
由于受到了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以及學習基礎等各方因素的影響,不同初中院校中的數學教育者所采用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也都各不相同。基于此種情況,在應用數學化思想之前,教育者要深入學生來了解他們的真實情況,并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來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除此之外,數學教育者在進行創新式教學的過程當中,還要經常性地詢問學生的意見,密切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與接受情況,同時還要充分尊重班級中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出因材施教的作用。其中,對于接受速度較快的學生,教育者應給予他們較多的機會來發表意見,鞏固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對于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教育者要為他們安排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采用鼓勵的方式來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信,從而為數學思維的形成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化思想,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還能夠充分地發揮出數學知識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伴隨著數學化思想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順利應用,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水平一定會出現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蔡銳.數學如此美妙: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化”思想[J].才智,2013(10):15-16.
[2]薛仁旭.數學化思想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4(2):25-2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