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小蘭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人人都能夠獲得必須的數學”,而學好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在不斷地學習、反思、總結、再學習之中不斷深化這些學科知識,甚至一堂課的最后環節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數學也不例外。從這個層面而言,課堂小結是鞏固與強化學生數學知識與能力的重要教學步驟,因此,每一個教師都應該重視課堂小結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小結;師生互動;形式多樣
課堂小結是一節課的最后組成部分。做好課堂小結,能夠有效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初中數學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計劃,總是會直接跳過課堂小結,恨不得將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來傳授新知,甚至下課鈴聲響起還在繼續講授新知,這種忽視初中生真實接受知識的方式會讓很多初中生感到十分疲憊,也讓他們對數學課堂產生反感心理。因此,筆者認為,每一個數學教師在每一堂課中都應該留出時間進行課堂小結,總結本堂課的教學效果、知識內容與容量、學生的變化等,讓初中生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是系統的、有條理的。下面筆者從加強師生雙方的互動、設計多種形式的課堂小結兩個層面,討論初中數學課堂小結的有效做法。
一、加強師生雙方的互動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轉變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交流方式。大部分教師都在數學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并且時常傾聽學生的想法與交流,但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被局限在了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大部分情況下,課堂小結依然是以教師來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為主的,這就讓很多初中生認為課堂小結與他們無關。但實際上,課堂小結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以及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是否能夠幫助學生獲得進步,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評價對象,整個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的,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小結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保證學生能夠參與到小結之中,這能讓初中生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狀態,也能更好地幫助他們繼續學習。
在“全等三角形”一課中,我讓學生親自參與了課堂小結,他們需要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自己的學習態度以及自己的學習收獲進行總結。每個學生都要積極參與,在全體學生的說明與補充下,學生將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以及性質進行了全面總結。然后,總結自己的學習收獲。有的學生說:“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全等形,只是我們總說這兩個圖形是一樣的,從來沒有從數學的角度來想過這個問題。原來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有的學生說:“全等三角形就是形狀、大小都完全相同的圖形,他們能夠完全重合。”學生的總結結束之后,我先提出幾個問題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利用投影儀,讓學生觀看了三組圖形,一組是大小不同、形狀相同的圖形;一組是大小相同、形狀不同的圖形;一組是大小相同、形狀相同的圖形。學生對這三組圖形的判斷正誤,便可以直接反央出他們對本課新知的掌握程度。然后,我再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了總結,著重表揚了在課堂中積極提問、回答問題的學生,鼓勵參與度較小的學生能夠變得更加主動,使用正確的教學語言,即含有一定激勵性。
二、設計多種形式的課堂小結
很多教師認為,課堂小結就是用語言總結出本課的知識,但實際上,課堂小結的形式是十分多樣的,只要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方法都是有效的。而如果教師一味地單一地總結課堂知識,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因為很多學生對課堂小結沒有期待感,即便他們在探究數學知識的時候,學習熱情十分高漲,但由于對課堂小結沒有期待,所以他們會完全忽視課堂小結。謝榛曾說:“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應如撞鐘,清音有余。”因此,教師應該要設計多樣的、有趣的課堂小結活動,使得數學課給學生意猶未盡之感。在“等腰三角形”一課的課堂小結中,我讓學生利用學具與測量工具,親自動手制作了等腰三角形,通過他們的幾何制作結果來判斷他們對等腰三角形的認識;在“平方根”一課中,我設計了一個計算比賽,即為學生提供一組方程算式,讓學生進行計算,計算速度最快的學生可以積一分,學生在這個比賽的競爭氛圍下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學習狀態。總體來說,我會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狀態與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保證課堂小結是有趣的、有效的。
總之,課堂小結對于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課堂小結中,教師要注意讓初中生真正參與進來,保證學生對課堂小結有著高度的積極性,這是優化課堂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設計多種形式的課堂小結,使初中生能夠對課堂小結活動保持期待與愉悅感,從而使初中數學課堂的每時每刻都能發揮最大的教育功效。
參考文獻:
[1]李麗莉.淺談初中數學課堂小結功能[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7).
[2]嚴永平.讓初中數學課堂小結更有效[J].中國校外教育,2013(1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