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平
【摘要】自“核心素養”一詞提出之后,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的新一輪語文教學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根據核心素養的內涵,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先學后教”這種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教學模式在這方面顯示出它的突出優勢。
【關鍵詞】語文素養;先學后教;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改革迎來了新的概念——核心素養,那么“核心素養”是什么呢?中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老師認為,就小學生的個人發展而言,核心素養應該包括:健康的身心,也就是育體;良好的口德,也就是育德;關鍵的能力,也就是育智。而語文學科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則包括了人格雛形的培養,語文能力的培養,閱讀素養的形成,自學能力的培養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那么,如何在語文課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呢?
一、以“學”促教,先扶后放,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提高語文素養,精心設計“學”的內容
在準備“自學提綱”之前,教師應該思考這節課要培養學生哪方面的核心素養,如何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自學提綱”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預習,包括了學生學習內容、方法,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與技能,思維訓練等,突出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自主能力,同時,還有小組合作的要求與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立足于文本,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既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提高語文素養,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的興趣
“先學后教”“自主學習”,這樣的課堂是學生所喜歡的,但開始時學生會覺得困難,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不正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敢于表達,樂于表達嗎?因此,教師要適當地鼓勵學生,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利用小組的力量,讓學生教學生,既滿足了優秀學生的優越感,又讓學困生得到幫助。啟動必要的評價機制,在學生之間形成“你爭我搶”的氛圍,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并且制定獎勵制度,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自主學習模式運作到一定階段后,不需要獎勵,學生都會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表達自己,表現自己已經形成一種習慣。
(三)提高語文素養,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在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中,包括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該貫穿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滲透到語文學習的各個領域,要讓學生學會自學,先循序漸進地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學會查閱字典、詞典,翻閱參考書、課外書等。“不動筆頭不讀書”,要學會邊讀書,邊圈一圈、點一點、劃一劃、寫一寫,在理解課文時,要抓住重點詞句圈一圈,捕捉關鍵詞理解文本,把讀到的感想在旁邊寫一寫。學會通過朗讀來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學會廣泛思考,培養質疑的習慣,并試圖自己去尋求答案,解決不了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解決。
二、以“教”導學,注重引領,著力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一)教師看似讓位,卻又無處不在
“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那么老師是不是不重要呢?教師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應該是無處不在的。在形成“自學提綱”前,教師就已經對文本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并且明確了這節課中要提高學生哪些方面的核心素養,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系統等制定提綱。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時而捕捉空白,時而激情鼓勵,時而點撥質疑等,學生會的不用教師講,學生講不到的、講不透的教師補充。讓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等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創設開放性的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新課程標準》中提道:“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這樣的開放性課堂。“先學后教”的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發表獨特的見解,可以爭辯,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學習《最后一頭戰象》時,一位學生拿出了他自己的課外書——沈石溪的《最后一頭戰象》,他向同學們介紹了課文與原著的區別,以及作品的寫作背景,這就是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學生自發地形成了探究的欲望,語文的核心素養得到培養。
“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是新形勢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學習方式,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主學習,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從而全面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崔軍樣.“先學后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6.
[2]王瑞雪.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路徑掃描[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11).
[3]張麗華.初中語文“少教多學”實踐探索[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4]孫志波.初中語文“三四五”課堂教學探索[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5]徐曉麗.建立開放式課堂結構,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以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為例[J].學周刊,2011(1).
[6]葉曉強.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
[7]蘇靜,于文東.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4(5).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