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暉
摘 要:計算是人們日常學習生活中重要基礎技能之一,它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數學計算學習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不斷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全體小學數學教師都應當重視的問題。因此,就在教學中的一些經驗,談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策略
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升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原因,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效率一直不高,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亟待解決的教學難題。
一、計算教學的重要性
計算是一個人生活學習的基本技能,在小學學習階段讓學生掌握牢靠的數學計算技能,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積極的作用。在初高中學習階段,很多學生對于數學枯燥單調的學習很難提起學習興趣,致使學生的學習計算能力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小學學習階段,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養成正確的數學學習習慣,具備過硬的數學計算能力,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小學計算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夠通過計算學習提升自身的計算能力,還能夠在計算學習中掌握更多的計算、推理、數學思想等知識,讓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完善,同時,對其個性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打破數學思維限定
數學思維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助力,并且數學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些數學教師只注重計算方法的教學,而忽視對學生的啟發,致使一些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會模仿教師的教學方法按部就班地進行計算,或是根據教材中例題的解題方法比著葫蘆畫瓢,不論是什么樣的習題都會從教材中尋找計算方法,例如,計算6×0.99=( )時,很多學生在看到習題后的第一反應就是按照教師教過的方法,運用列豎式進行計算,這種僵化的數學思維嚴重地制約著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解題方法的啟發,幫助學生養成審題、解題的習慣,并引導學生從習題中找出考核的知識點,然后對癥下藥,采取最恰當的解題方法,這樣自然就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同時也使數學習題達到應有的訓練效果。如,6×0.99=( )這道習題,學生看到0.99時,應當學會將其進行拆分成為1-0.01,然后將其和6進行相乘相減,這樣不僅能夠更加快速準確的進行計算,同時也能夠考核學生對于乘法分配律和結合律的理解。
三、小組合作以優帶差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是一種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小組合作通過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不僅能有效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實施以優帶差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幫助小學生初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首先,在各學習小組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符合各學習小組學習興趣的計算習題,這些習題應當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夠得以解決;其次,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從而引發其他學生的解題見解,并通過學生的不斷演算和探究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各小組成員都能夠積極地進行討論和演算,使學習小組中的學生都能夠從討論中汲取其他學生的優秀計算方法,取長補短有效提升自身的計算能力。
四、有效進行課后習題訓練
課后習題練習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同時也是很多數學教師最得力的教學方法,有效的課后習題訓練能夠提升學生計算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往往對學生采用“題海戰術”對學生進行習題訓練,希望能夠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教師大量的練習題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有的學生在大量的習題練習中甚至出現厭學心理,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設置練習題時,應當摒棄“題海戰術”落后的教學思想,通過為學生精選習題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如,學生的加減法掌握的不夠牢靠則可以讓學生幫助父母計算水費電費;學生的分配律掌握的不牢靠則多設置一些分配律的習題練習等,通過這些有側重趣味性的習題練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也做到了減負提質的要求。
總之,小學數學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效果直接關系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火林.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點滴思考[J].華夏教師,2015(2).
[2]王亞燕.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
[3]張志芳.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J].學周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