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楠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也得到提高。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教學科目,與其他科目的教學有明顯差異。語言不是一個發音字符,而是帶有聲音的藝術。小學英語朗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質。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朗讀訓練課程,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為學生未來學習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快樂英語;朗讀訓練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朗讀已經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但其重視程度仍然不高。調查表明,知識朗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加深對知識的理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隨著教育領域不斷發展,教師往往都把教學精力放到了試卷中,對英語朗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使得英語教育變為“啞巴英語”“中國式英語”。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聽多于說,朗讀課程時間也被壓縮的非常局限。小學英語作為啟蒙教學,我們必須要著重強調英語朗讀訓練,通過結合現代理念與傳統方法,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一、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朗讀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滲透一定的朗讀理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將朗讀環節融入教學中。朗讀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整體齊讀
由于英語朗讀與語文朗讀有一定差異,在朗讀過程中想要整齊就無法實現連貫;想要追求朗讀連貫就無法整齊朗讀。因此,在整齊讀階段,教師需要挑選比較簡單的文章,這樣才能夠實現整齊與連貫共存的朗讀效果,如“A new student”“At weekends”中的英語詞匯、語句就比較簡單。在保障整齊度與連貫度的基礎上,學生整體朗讀才能彰顯出語言真實,能夠帶動平時不喜歡張口的學生。同時,有些學生會一時忘記某個單詞,通過整體朗讀能帶動學生完成朗讀,增強自信心。
2.小組朗讀
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而讓每個小組分別朗讀,或每個小組讀一段、一句,這種分組的朗讀方法能夠讓教師觀察學生的朗讀情況,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改正,學生也會感受到自身在閱讀中所處的位置,讀音是否準確、朗讀是否響亮,通過感受組員的閱讀表現,進而實現自我鼓勵或自我反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3.角色扮演朗讀
實踐證明,角色扮演朗讀法對學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學生能夠在角色中感到樂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實施角色扮演閱讀過程中,需要教師先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讓每個學習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朗讀。
4.朗讀比賽
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朗讀,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在參與中更加認真。同時,朗讀比賽教師能夠實現一對一的詳細點評,正確指導學生如何發音、吐字、重音、語速、停頓等。此外,通過比賽形式,可以將文中的重點與難點提煉出來作為比賽內容,實現針對性教學。同時,為了不讓朗讀內容占據過多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前、課上、課下零散實踐進行朗讀練習。
二、朗讀技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朗讀方法與方式,并在實踐中加以改善。在學生朗讀訓練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技巧。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尚未成熟,在朗讀中容易溜號,雖然這是有口無心之舉,但也會影響朗讀質量。有時候學生在閱讀時會變成“小和尚念經”,讀著讀著越來越含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朗讀內容;也有些學生在一邊閱讀一邊做其他的事情;還有些學生“對口型”。因此,在朗讀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做到“口到”“心到”。
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所提的朗讀要求,如將課本放在桌子上,用手指指著文章內容進行朗讀,避免出現朗讀混亂,朗讀聲音也要洪亮。教師在朗讀前提出要求,能夠讓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進而更快速地回答問題。這種朗讀要求不僅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同時也能夠觀測學生思維的活躍性。
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過程中進行抽查,比如學生朗讀一個詞匯之后,進行口頭抽檢,也可以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抽檢,在此環節中,學生的積極性通常比較大,學生也非常喜歡參加這種競賽檢測活動。如果教師能夠設立一些小獎品,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學生也會為了得到獎品而“一顯身手”,賣力地投入到朗讀中,進而達到朗讀效果。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教學科目,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傳統英語教育讓英語變成了“啞巴英語”“中國式英語”,只注重分值、不注重培養的形式勢必會讓時代淘汰。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英語朗讀教育,創新朗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
參考文獻:
[1]白麗麗.如何實現小學英語的快樂教學[J].成才之路,2012(27).
[2]謝镠.談小學英語詞匯游戲教學[J].華夏教師,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