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學科都開始響應新課改呼應,采取全新的方法來進行教學研究,高中生物教學也同樣如此。以高中生物教學為切入點,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弊端,探討有效的改進方法和發展途徑,并闡明新課改對高中生物教學改進發展的重
要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新課改;途徑
新課改不僅是對之前舊有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創新,也是對舊有教育觀念的一種更新。自新課改推行以來,高中生物教學有了飛速的發展和進步。但是以當前情況來看,高中生物教學方法還存在著一定問題。
一、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大多以實驗為主,也正因為此,高中生物教育可以起到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作用。新課改不僅是對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是在改進教師的授課思路,高中生物教育可以更好地體現出這一點。
二、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素質不高
現在一些高中生物教師素質不高,是新課改難以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生物教師沒有深入地了解新課改要求,只局限在原來的知識框架中,對學生的授課自然就沒有內容上的更新和改進。現代生物科技對學生學習生物的要求日益提高,對老師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如果老師沒有經過系統的新課改學習和了解,不能很好地接觸現代科技,是很難將新課改開展下去的。
2.教學方式單一
生物是一個面向大自然進行研究的學科,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不僅以實驗為主,更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隨時更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思考。但現今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舊以固有的方法進行授課,將生物這門學科變得僵化,新課改就更難以開展。
3.教學資源匱乏
不僅在課堂上會出現問題,教學資源也存在匱乏問題。課堂下缺乏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后練習的適合習題和書籍,這就使老師在為學生選擇習題時,還是以以前的題目為主,也使教師教學的重點不自覺會向舊知識傾斜,使得新課改難以開展。同時,這種情況使教師無法進行實驗,使學生缺少實踐動手能力。
三、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除要向學生教授生物知識外,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要讓學生真正了解生物學科的意義和有趣之處,使學生自己有目的地進行探索學習,自主對這門學科產生研究的欲望,這樣才能使學生接受新課改下生物學科帶給他們的新知識和新樂趣,促進新課改更好地發展。
2.提高教師素質
現今的高中生物老師應深入地學習了解新課改內容,也要多接觸現代生物科技,教學時不僅要適應新課改和當今社會要求,對學生教授生物科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在課堂上熟練地進行實驗,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對于即將上崗的高中生物教師,更要進行系統的培訓。
3.開展創新、探究式教學
在新課改下進行生物教學,教師一定要開展創新、探究式的教學,在課堂教學時,要創新授課方式,加入新的課堂授課方式,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在使學生減輕壓力的情況下,更有興趣地學習生物。比如在學習生物組織中的糖、脂肪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學會如何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脂肪,分辨顏色,這樣的實驗,既可以調動學生興趣,也可以使學生在實驗中鍛煉動手能力,還可以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的意義和生物這門學科的知識內容。
4.貼合新課改的教學計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貼合教材內容以及教程安排,要求學生在學習時不但要做到先預習了解,而且要進行舊知識的復習,才能與接下來學習的內容相結合。比如在學習必修一細胞中化合物這一部分時,學生必須要對之前所學習的細胞組成這部分知識進行回顧,才能更好地了解接下來的細胞化合物知識,才能更好地了解并記住分子結構式等內容。教師也要在進行授課前做好每堂課的教學計劃,只有這樣才能在進行教材授課的同時加深學生的理解。
5.合理優化教學資源
要合理整合新課改下關于高中生物教學的資源,整合資源的重點就是減少課本對學生的影響,使學生和教師可以將實驗與學習聯系起來,增加實踐動手的教學資源,包括選擇適合的習題和參考書籍。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需要進行長期的實踐和改進,才能更好地開展。在這個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多準備學生喜聞樂見的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老師的教學素質。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注意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慧婷.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生物技術世界,2015,6(11):186.
[2]李小斌.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6,6(13):7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