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
摘 要: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仍停留在傳統階段,與現階段社會環境的切合度持續降低。因此,為了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實現英語水平的提升。探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英語教學;自主學習;策略
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愈加頻繁,英語學習的重要程度正在不斷加深。傳統模式的英語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新的社會背景下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英語素質良性發展,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學生自主學習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積極意義
1.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靈活運用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素質的自由發展已經受到廣泛的重視。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單一地對知識進行傳授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經迫在眉睫。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在復習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的同時,查缺補漏,不斷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從而達到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的程度。
2.提升學生自信心,塑造精神品質
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個長時間積累和堅持的過程。由于英語與漢語在表達方式、文化習俗、思維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使得高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免遇到挫折。因此,有的學生因為不能迅速取得提升,而對英語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有效提高英語水平,同時長期堅持學習也可以塑造學生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品格。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對于學生未來各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習慣
飛速發展的社會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對社會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老師的責任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欲望,幫助學生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尋找適合自己的自學方式,讓自主學習融入學生學習實踐以及實際生活中,從而使學生在不斷發展的社會中,通過自主學習,占據一席之地。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
1.創新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注重對知識的系統傳授,而忽略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實際上,只有以人為本,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才能使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秉承新式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中,鼓勵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實踐探索,積極交流心得體驗,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2.采取開放式教學,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老師傳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使得師生之間缺乏良性的溝通與交流,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教學效率和質量遲遲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開放程度,使課堂成為師生流暢交流的場所,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2008年發生的汶川地震,提出以下問題供學生探討研究:(1)在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做?(What shhould we do when an earthquake occurs?)(2)地震結束之后我們能怎么做?(What can we do after the erath-quake?)根據教師的問題,學生會積極進行討論,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交流溝通的能力。
3.利用新興的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當前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觸及了許多領域,并且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發揮了積極作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且富有活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通過聲音、圖像、視頻等形式展示出來,創造一種真實生動的語言環境,加強學生對英語的直觀體驗。學生也可以通過學習軟件,方便快捷對更多的英語素材進行學習和了解。此外,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利于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因此,教師必須將此項任務認真研究、盡力落實,才能更加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建設更加富強的國家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段維君.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20):142.
[2]郜靚.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赤子,2015(23):345.
[3]祝毅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14):10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