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杰
摘 要:化學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時也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化學教學很重要。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教師在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教學質量的改進,就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做一下探討,希望能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提升
一、趣味性教學,實現效果最優化
要想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保證學生對化學知識感興趣,也就是實現趣味性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高中化學的教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教師能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與實際進行有機關聯的話,教學的質量一定會有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升很多。例如,在進行“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一些有關金屬以及其化合物應用的圖片、視頻等,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既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金屬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同時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來實現趣味性教學,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趣味性的前提,很多學生喜歡一門學科的學習往往是從喜歡一個老師開始的,因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我們有義務改善自身,與學生做朋友,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從這兩方面來講,教師要想提升教學的質量,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注重實驗教學,引導學生探本溯源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靈魂,也是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傳統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往往為了追求教學進度,選擇自己給學生演示實驗或是讓學生觀看實驗的視頻,雖然這種形式看似節省了時間,但是教學的效率卻很低,學生只是通過演示根本無法得到實驗的精髓。因此,教師要想提升化學教學的質量,首先就要注重實驗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去。例如,在進行“溶液的配制”實驗時,教師如果只是演示一遍并讓學生記住步驟的話,教學效率根本得不到提升,但如果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為了能夠得到最終的結果一定會很用心地學習,同時自己動手實驗的過程也是開動大腦記憶的過程,教學的效率自然能夠有所提升。因此,作為化學教師,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實驗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三、分層教學,不同學生不同對待
俗話說:“一塊地不適合種瓜,但是不一定不適合種豆。”這句話運用到化學教學中就是“一個學生不適合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見得就不適合另一種”。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化學學習能力較強且潛力較大的學生,教師可以重點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重點引導他們進行“扎堆式”學習,引導他們互相吸取對方身上化學學習中的優點;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監督式”教學模式,重點對這一部分學生進行關注,發現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例如,在進行“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他們獨立完成“元素周期表、周期律以及化學鍵”的學習,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要求他們通過合作完成這些內容的學習,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則不要做過多的要求,重點對他們進行引導,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從而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弱點并進行針對性教學。從這一點來看,分層教學的形式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并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有積極的作用。
四、翻轉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形式
學生對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產生了抵觸心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想提升教學質量,可以進行教學模式上的創新,例如翻轉課堂。所謂翻轉課堂,指的是教師把教學課堂與課下練習進行翻轉,學生在課下的時間里完成新知識的學習,然后在課上完成練習。例如,在進行“有機化合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好教學的視頻或者PPT,讓學生在課下的時間完成學習,然后針對有疑問的地方與教師一起探討,等所有的疑問都解決之后,再和學生一起完成課堂練習,保證學生既能獲得知識,同時也能運用到實踐中。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更符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同時它也創新了教學的形式,提高了眾多學生的興趣,對于化學教學質量的保證有著積極的作用。
總之,近幾年來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教學質量也不再單單以分數來進行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習興趣的培養也成為眾多高中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那么,在現階段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提升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呢?今天我們就這些問題做了一下探討,希望能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相信化學課堂會越來越高效。
參考文獻:
[1]馮麗芝.淺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Z1).
[2]胡在蘭.如何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J].素質教育論壇月刊,2011(2):62-6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