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 要:教材是教師教書育人的載體但不是全部,任何教材都不可能完美地符合某一特定群體的教學需求,因此對教材的優化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以《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為例,簡要分析了小學英語教材,并就小學英語教材的優化使用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英語教材;優化使用;小學英語
一、《牛津小學英語》概述
《牛津小學英語》是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編寫而成的,從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一共有八冊教材,每學期一冊。此教材結合了國內外英語教學的優勢,不僅注重情景真實,教材的結構也非常清晰,有利于學生活學活用。
《牛津小學英語》里面涉及40多個語言功能,1000多個單詞,還有一些簡單的語法,教材將這些內容編寫在20多個話題里面,這些話題都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比較貼近,有利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點,并運用在生活中。另外,教材的編寫也非常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結合真實的情景,輔助以靈活好記的英語歌謠、交談課題等等,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在《牛津小學英語》的基礎上,編寫組也編寫了與之相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練習冊、錄音帶、教學掛圖和卡片等等,不僅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便利,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淺談《牛津小學英語》的優化使用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完全按照教材來死板地教學,加之各片區學生學習水平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必須要對教材進行優化,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簡而言之,就是要對教材進行拆分、重組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擴充。因為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完美地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時候教材里面所呈現的內容和學生學習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改進。
1.結合實際情況提高英語運用能力
比如《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5B Project 1 Around our city這一環節,就可以設立小組對學生所在城市進行討論,或者進行實際的活動,讓學生參觀城市著名的景點,然后在課堂上分小組討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
再比如5B Unit 5 Help our parents這一章除了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以外,還可以加入情感教育,引導學生幫助家長做家務以及其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分享。
而5B Unit 4 Seeing the doctor和學生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可以針對學生去醫院的經歷進行教學,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以及身邊人的健康,也可以引導學生向父母進行調研,問問父母對看醫生這件事的看法。小學生的表達欲望是非常旺盛的,但是由于他們對英語掌握不夠,因此在用英語進行表達時會有一些困難,需要老師加強引導。從生活入手能加深學生的記憶,更能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
教材內容畢竟是有限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補充不僅是指對知識點的補充,更多則是要教師補充一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比如《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5B Project 2 My important day,如果只是讓學生自己敘述的話,可能會比較乏味,可以組織學生相互調查,一方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調查結束進行分享時,學生表達的都是通過自己調查得來的結果,不僅會滿足他們的自信心,還活躍了課堂氛圍。
3.化繁為簡,重點教學
《牛津小學英語》carton time多是以對話為主的,一般會在對話結尾的地方點明對話的深意,有的是幽默搞笑的,有的寓意非常深遠。但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很容易就陷入逐字逐句講解,將本來有趣的對話搞得死氣沉沉,因此建議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比如先讓學生看卡通片,在笑笑鬧鬧的過程中進行講解,并進行提問和分析,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有利于他們的記憶。
比如《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5A第二單元是說兩個人去蕩秋千,并進行了一系列的對話,主要內容是其中一個名為Bobby的小男孩害怕蕩秋千,而他的理由在對話中也有顯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引出why,就是Bobby為什么不敢蕩秋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去找答案,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也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其實是很強的,但是他們的耐心也有限,因此如何將有些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4.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
這是從整體上的教學而言,《牛津小學英語》一冊教材可能會出現前后內容相似但卻不連貫的情況,教師在進行一學期的教學前,應該通讀整本教材,將其中相似的部分整合到一起進行教學,以免教學過程散亂。當然,整合內容時也要根據相應的教學大綱來,不能想當然,避免整合之后出現更加混亂的情況。
比如《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5B Unit5和Unit6一個是Help our parents,另一個是In the kitchen這兩章是有交叉性的,所以可以結合來講,比如幫父母在廚房做事,順便再探討一些餐具以及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禮儀知識。
5.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依舊以carton time為例,其實這一部分是圖文結合的,本身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其中仍然有很多可以發揮想象的地方,教師不應該對此視而不見,可以進行適當的挖掘,發散思維進行教學。
比如《牛津小學英語》5A第四單元Hobbies的carton time有非常豐富的插圖,在進行文字教學前,教師可以先放插圖,讓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想象,在放完插圖、引導想象后,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摳除,讓學生結合插圖填空,一方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也在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應用英語和對話的能力,因為填空的部位是需要結合英語語境才能完成的。
可以說多方位、靈活的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五年級的英語已經有一定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注意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加以引導,并在學生中間進行適當競爭。小學生是比較好強的,競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也能促使他們自主學習,當然,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非常弱的,教師必須時刻注意引導,不時調整他們的學習方法。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以教材為基礎,運用自身的專業對教材進行拆分、整合并加以拓展,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當然,學好英語不僅是課堂的事,更重要的則是要有一定的英語學習環境,這方面需要教師對學生甚至家長進行引導,多開發課外的英語交流活動。
參考文獻:
[1]王愛琴.譯林新版《英語》五年級下冊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5(3).
[2]王政.譯林新版《英語》Cartoon time教學淺析:以五年級上冊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