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文
【摘要】長線課程,即將一道題、一節課乃至一個單元的內容開發成課程,從課時走向課程,實現國家課程的校本化開發。在這一課程創生的過程中,提升教師課程意識,組建課程開發團隊;設計長線活動方案,開發長線主題活動課程是規劃和實施長線課程,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長線課程;課程開發;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41-0058-02
課程應該為學生而設計,應該讓每一名學生發現自我、認識自我、挑戰自我并成為最好的自己。近兩年來,我們嘗試開發長線課程,將一道題、一節課乃至一個單元開發成一段課程,形成多樣化的課程資源,讓學生自主積累學習素材,把精力、智慧、意志投入到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提升思維能力,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問題一:何謂長線課程?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綜合與實踐”活動的題材,可以以“長作業”的形式出現,將課堂內的數學活動延伸到課堂外,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查閱資料、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檢驗、推理論證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我們把“長作業”從綜合與實踐領域拓展到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領域。每學期,精選其中的內容,并開發“長作業”形式的課程——長線課程。具體做法是:在課前儲備大量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豐富學習素材(話題),了解“具體到每個學生、每個方面”的真實學情。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有計劃地開發各種學習資源,適時、適當、全方位地進行充分的自學和學前體驗,從而為即將進行的集中而精致的學習做好準備;在課中聚焦長線課程開發中的典型素材,讓學生深度碰撞,梳理并打通知識間的聯系,進而讓學生了解數學抽象和概括的特點,感受數學模型建構與創造的過程,探索數學思想和方法提煉的方式,以開闊數學視野,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學生從自己創造的成果中看到自己的潛能,在課程創生中體驗快樂,從而獲得精神和品格的提升。長線課程,突破課時限制,從長線視角去思考一堂課的教學,實現了國家課程的校本化開發。
問題二:如何規劃和實施長線課程?
學生是有思想、會思考、理性與情感同在、身體與心靈不斷發展的獨立個體,從某種意義上講,其成長成才的過程就是與課程發生精神的相遇與交流。因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需要和社會及科技發展最新成果,實現對國家課程的“校本化”開發。課程開發需要規劃,需要師生共同參與,做課程規劃和開發的主人。
(一)提升教師課程意識,組建課程開發團隊
教師要有課程意識,才能使靜態設計的課程轉化為動態實施的課程。每個學期,根據長線課程開發的目標和內容,我們組建了一個由“主持教師”“核心教師”和“外圍教師”構成的課程開發團隊。主持教師負責統籌和團隊管理,核心教師全程指導學生參與課程開發,擔任“項目導師”,外圍教師根據學習項目的需要靈活適時加入。三級梯隊,構成一個“同心圓”,共同實現對課程的創造性理解,進而與學生共同開發長線課程。
(二)設計長線活動方案,開發長線主題活動課程
基于對教材內容的系統研讀和梳理,我們選擇了適合開發長線課程的內容作試點,做深做透;再由點到線,逐漸形成系列;最終拓展到面,將課程意識深入到教師的觀念中,讓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以下是我們的初步實踐:
1.一道探索與實踐題的課程開發。
蘇教版五上安排了這樣一道“探索與實踐”題:了解你家上個月用電的數量和每千瓦·時電的價格,算出上個月應付的電費是多少。如此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具有豐富數學內涵的素材,卻很容易被教師忽略。究其原因,解決這類問題,需要調查與實踐,組織交流與分享,更需要具備課程的理念。尤其在分階段實施的進程中,有著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如教師積極性不高,學生缺乏經驗等。
當我們捕捉到這一現象背后折射出的問題和價值時,便以此為研究點進行了長線課程的開發:前測了解真實學情—學生收集有關電費的資料,提出微型研究課題—問題梳理與初步釋疑,聚焦疑難問題—組織課堂交流,建立“階梯計費”的模型—學生后測,進行后續拓展研究。
來自生活的真實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分階計費問題的研究熱情,學生全身心參與課程探索,切身感受到了數學模型的巨大魅力。經過前后一個多月的主題項目式課程浸潤,學生的問題意識有所增強,實踐能力得以提升。
2.一節綜合與實踐課的課程開發。
蘇教版一下《我們認識的數》是建立在學生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的基礎上而開展的教學,如果一個課時匆忙完成教學,學生的主觀體驗淺薄,創造性也未能得到充分地發展。而綜合與實踐活動的要求、操作的方法、評價的實施等均需用一段時間方可有效落實?;谝陨峡紤],我們以本課為原型,開發出長線課程:
(1)開展長線實踐活動
活動一:找身邊的數,及時記錄,進行個性化描述,形成繪本式的材料;
活動二:數100粒種子;
活動三:寫1~100,記錄下寫數的時間以及寫數中的困難或感受;
活動四:用喜歡的數寫一段話或創編一個數學故事;
(2)整理和形成繪本式課程素材
(3)進行課堂交流與分享,分享繪本素材,發現數—研究數—理解數—數學問題—有趣的更大的數
長線課程,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實現了個體間的優勢互補,巧妙地整合了各方面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他們通過具身式的體驗、思考和行動,提升社會性技能,深化價值認知。
3.一個單元的課程開發。
蘇教版四上《升和毫升》,是我們第一次嘗試以一個單元為項目開發的長線課程。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們發現:限于課時的安排,“升和毫升”的教學內容囿于表面知識的學習,其系列性、深入性和廣泛性還有很大的創造空間。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根據需要從不同角度挖掘,重新統整和設計整個單元的體驗活動,力求引導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參與和經歷體驗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思維,形成對日常生活與周遭環境更多元的認識。我們開發的單元長線課程如下:
(1)整體著眼,設計單元長線實踐方案
(2)線上分享線下點評,建設學習交流圈
(3)梳理典型素材,進行課堂教學
“我越來越喜歡數學了!”這是學生在學習了“認識升”和“認識毫升”這兩節課后的共同心聲。是什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點燃了學習的熱情,埋下了一顆熱愛數學的種子?無疑,這是課程的力量!長線課程,使學生在與課程的相遇中享受到了美妙的課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