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慶
(江蘇省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江蘇 泰興 225400)
摘 要: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確立和生成需要師生在課堂多維互動,推進學生在自主和合作學習中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成課堂教學目標。高中數學課堂實施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互動問題,組織推進問題探究的運行。文章就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中問題設計的意義、原則和設計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問題導學;問題設計;運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8-0027-01
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需要教師改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激起學生學習與探究的欲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再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而應該以問題為主線、啟發引導為手段、點撥互動為抓手,讓學生發現、探尋,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獲得數學思維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設計問題、如何恰當引導、如何讓學生在自主和合作中解決問題,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而問題導學中問題設計則體現教師的業務水平、指導能力。
一、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問題設計原因及原則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理念下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是落實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學習、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教學思想結合的產物。高中數學課堂的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以問題為核心,力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形成數學學習中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數學思維運行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導學教學模式的關鍵就在于學生圍繞哪些問題學習與探討,在問題解決中獲得哪些知識和能力,怎樣有興趣和動力去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因此,教師為了課堂的高效,就需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和水平設計問題,并巧妙地安排好問題串、問題鏈;預設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出現的狀況和引導方法,深層次挖掘和拓展問題,從而在問題的設計和運行中,引導學生在不斷地生疑、質疑、研討、釋疑、再生疑的認知循環中獲得數學知識、能力和思維素養的提升。
在問題導學模式的運行中,教師要關注學情和教學內容,在導入環節讓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沖動。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遇到阻礙時,教師要通過追問、點撥和啟發,使學生找到突破瓶頸的辦法。在問題解決之后,教師要通過問題讓學生掌握知識的運用與遷移的方法。因此,數學教師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運行的問題設計方面就要注重以生為本原則、螺旋上升推進原則,重視數學思維提升原則,設計具有啟發性、層次性和典型性的問題,讓學生感受探索過程的樂趣,獲得數學學習的自信與動力,獲得課堂學習的高效。
二、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問題設計及運行
教無定法,但不是不講究方法和策略。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實施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問題設計時,也要注意設計方法和運行策略。
(1)創設生活情境,設計問題導學。問題導學需要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將學生要學的知識與他們的生活建立聯系,要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在情境中質疑生問,讓他們有興趣去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如在“均值不等式”一節的課堂導學環節,教師就以生活中超市促銷的降價活動為教學情境。超市有某種商品采用降價促銷策略:問該種商品第一次打x折銷售,第二次打y折銷售,還是都打(m+n)/2折銷售優惠?這一問題的設計與學生的生活相關,能夠激起學生思考和解決的興趣。由此可見,教師創設生活情境并提出問題,能夠讓學生由現象到本質,激起聯想、發現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的參與質量。
(2)趣味故事游戲,生成導入問題。教師設計問題要水到渠成,要讓學生有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興趣。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可以用趣味故事和具有游戲色彩的情境呈現問題。如學習“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時,以李詠主持的欄目“非常6+1”中“價格競猜”環節切入,教師拿出自己的手機,告訴學生:這款手機價格為1500元~2000元,且是整數,老師只給出偏高、偏低或正確的提示,同學們如何快速猜出它的價格呢?如此,游戲導入生成問題,會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得到提高,并在問題的解決中對要學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同時,這樣的問題還能激發學生尋找新的解決方法,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另外,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注意對問題的深入挖掘,以追問和加深問題的方式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知識掌握的質量。如在“導數與單調性定義”的學習中,教師先讓學生自己理解課本中關于導數與單調性的概念,然后提出問題:這個命題是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充分不必要條件,還是非充要條件、等價條件?如何證明?引導學生在典型的例題中解決問題。接著,教師追問學生:函數在單調遞增(減)的過程中存在有限個孤立的點會不會影響函數的單調性?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能使自己的數學思維嚴密起來。
三、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運行中,教師要有效設計問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要通過問題的分解和深入,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他們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洪燕君.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幾點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3(25).
[2]曹雨涵.高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誤區及對策[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