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芳
【摘要】學校教育自古就有,《學記》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的論著。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許多教育學家不斷對教學的有關方面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以尋求最優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與教師更好的發展。隨著時代進步,學情的不同,教學理念也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只是一種理論層面的知識,但是如何將理念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這一直是教育界不斷探索的問題。這篇小論文我主要對這一問題談談我的一點小看法。
【關鍵詞】教學理念 教學行為 操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028-01
一、教學理念及其作用
劉慶昌教授這樣定義教學理念:教學理念,顧名思義,就是基于理性的教學觀念,作為觀念,教學理念屬于意識得范疇,教學理念,不是教學實踐在人腦中的直接凝結,是人們從教學理論中演繹出來的。學生在學校教育中起著主體作用,而教師要為學生服務,在學校教育中起主導作用,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就明確說明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所以在學校教育中一定要關注學生,不是讓學生來適應老師,而是通過對話教學理念,明白一切教學活動要適應學生的發展。當然理念的不同會使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等也發生相應的變化。我們不在倡導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學習方式的變化,這就要求教師教學模式也要變,在教學模式方式方面,改革的比較好的主要有山東杜郎口中學的10.35模式,山東昌樂二中的271模式,運城新絳中學“半天上課”模式,澤州一中的137模式等等,從這些模式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都真正做到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更加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他們不僅在教學生知識,最重要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這種對話教學理念下,學生更愿意自己來學,而教師則根據學生的需要來備課,這就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除了對話教學理念之外,還有許多先進的教學理念,他們都對指導教學行為起著重要作用。不同的教學理念最終的指向性卻是相同的,他們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都是為了中國教育事業的進步。
二、教學理念的要求
1.以生為主體
教學理念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必須關注教學的主體——學生,教與學是不可分割的,這就是學校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在學校教育中,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所以一切的教學活動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教學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樂學,要學,善學。在語文教育界,有許多優秀的大家,如錢夢龍,魏書生,王榮生,余映潮等等,他們的教學理念在教學行為當中得到了體現。如錢夢龍先生的語文導讀法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現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余映潮老師重點關注學生寫的能力,從教學錄像上,可以看到這些大家的教學理念將眼光放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身上,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巧妙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先進的教學理念,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更要學會與別人合作的能力。科技的進步,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方便,我們無時不在享受著科技帶給我們的便捷,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教師,要想學到知識,可以很方便很快捷。先進的教學理念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他的理論基礎主要有建構主義理論(學生自主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人本主義心理學(以學生為本);后現代課程觀(強調學生的活動與實踐);對話教學理論(師生對話 生生對話 生本對話)等等,這里不一一闡述了。
三、教學理念走向教學行為的操作策略
1.在認識方面,教師要把教學理念進行內化
只有在認知層面上采用新的教學理念,才能符合學生的需要,適應時代的進步。當然如何對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吸收,就又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可以觀看一些優秀大家的課堂實錄,看看他們是如何進行教學活動的,如何將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的。此外作為教師,要多看一些中外教學理論方面的書籍,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而且教師可以多參加學校的培訓等等,總之教師只有把視野放寬,只有對這些理論知識理解吸收,才可能將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
2.要將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教學理念最終都是為教學實踐服務的,所以教師要在教學理念的指引下,不斷進行探索,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實踐是溝通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的橋梁,所以,新教師一定要注重積累,多實踐,多觀察,多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不使教學理念停留在理論層面,而真正實現教學理念到教學行為的轉化。
總之,教學理念不是空中樓閣,他雖然是理論化的知識,但是他可以通過具體的教學行為體現出來,而且教學理念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教學的改革,新的教學理念應運而生,所以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以適應學生的需要,適應教學的需要。而對于教學理念到教學行為的轉化,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在實踐當中真正做到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相互促進,互為補充。
參考文獻:
[1]綦振芳.語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M]. 山東大學出版社.
[2]段昌平.語文課堂教學操作藝術[M]. 全國百佳出版社
[3]孫亞玲. 教學理念辨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第36卷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