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涵蓋所有數字化媒體形式的新媒體在大學中已經普及,新媒體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便利同時,也對學生的價值觀念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本文對在新媒體環境下,如果做好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進行論述,以期為我國思政教育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209-02
隨著我國科技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時代也隨之到來,新媒體則是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術,同時在新媒體普及之后使新其對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主要影響因素有兩點:第一,新媒體技術可以為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便利,還能為學生拓展交流范圍。第二,新媒體技術是涵蓋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所以其中包含各種信息,大學生正處于人身重要成長階段,其價值觀非常容易受到網絡上不良信息所影響的,不利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一、基于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
1.使傳統教育模式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隨著我國新媒體時代的出現和普及,導致大學生的認知方式收到新媒體所影響,同時新媒體也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維方式進行了改變[1] 。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是通過書本、黑板、粉筆等事物進行開展,因為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學形式單調、時空有限等原因早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需求。另外,新媒體發展迅速,高等教育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卻較慢,這也是導致傳統思政教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思政教育工作需求的原因。
2.使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權威地位減弱
基于新媒體時代下,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了巨大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以思想政治教育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為思政教育內容的權威地位被減弱。其次,大學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導地位也被減弱[2]。另外,因為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信息,在這種信息數學豐富的情況下,大學生對網絡上的信息選擇較為充足,選擇信息的主動性也較強,大學生通過自行選擇將信息進行使用。在新媒體環境中極大程度提升了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因此,傳統思政教育采用單向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大學生的思維習慣。
3.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進行創新
因為新媒體技術具備信息互動、資源共享等功能,所以大學生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寢室中都可以獲取一定的信息。新媒體不但可以將思政統一教育和思政單獨輔導相結合,還可以因材施教,進行個別化教育。基于新媒體環境下,將思政教育模式從當方面灌輸轉變成合作式學習、參與式學習,從而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實現教育任務。
4.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政教育依靠新媒體了解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使大學生思政教育具備目的性。另外,新媒體時代到來和普及之后,直接改變了單調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思政教育更加明晰,教學方式更加活潑,教學形式更加新奇。現代大學生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越來越頻繁,同時大學生也直接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因此,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應該結合新媒體技術,增強思政教育質量。大學生思政教育可以通過新媒體接觸到各種事物的不同觀點,以便幫助學生展開思路,還可以幫助大學生開拓視野,積極培養學生發散性的思維,最終幫助思政教育工作不斷創新教育模式。
二、基于新媒體時代如何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
1.對大學生三觀教育進行強化
首先,思政教育工作可以結合社會實踐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3]。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加快,使社會中不斷出現新事物或者新問題,因此,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應該結合社會中人們的智慧和經驗,對大學生的人生理念進行培養和充實。其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應該巧借新媒體,使其相關思政信息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進行正確的樹立。
2.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
首先,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可以通過豐富課外實踐活動來實現,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讓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內外主流媒體組織的各項實踐活動中,例如:和微博自媒體博主進行交流等,從而增加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思想方面上,積極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工作,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對大學生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在大學生日常思政教育中加入媒介素養教育,并在大學生思政教育課中創建媒介素養教育課程。
3.強化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體素質
首先,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熟練應用信息技術處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其次,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職業道德和較強的思想政治素質。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在新媒體環境下,不但要求教育這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媒體素養。因此,高等教育機構應該強化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術和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思政教育質量,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4.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行為進行規范
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行為進行規范,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高等教育院校應該關注網上信息,對網絡上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強化網絡監督和管理,從而保證信息安全。第二,規范大學生新媒體使用行為應該加強監督管理,并對制度進行完善,并創建新媒體防御、控制、引導系統,從源頭上防止不良信息進入到大學生網絡視野中。第三,高等教育院校應該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導,特別是有些大學生沒有良好的自律性,在接觸不良信息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5.創建思政教育網站,通過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
在新媒體時代,高等院校想要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質量,應該創建思政教育網站,高等教育院校通過創建思政網站,可以在網絡中占領思政教學基地,同時應該強化建設校園網,使校園網中充滿院校校風等主要思政內容。另外,在學生喜愛的門戶網站中,加入思政教育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吸引力,提高學生的思政水平。
6.積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特別容易受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所影響,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以社會主義理念和馬克思思想為主體,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進行樹立,在高等教育院校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應該始終對大學生貫徹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樹立一個正確觀念,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理想信念,最終實現為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綜上所述,雖然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阻礙了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新媒體時代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機遇。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抓住這次機遇,正確認識新媒體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和教育優勢,從而不斷優化教育方式,使我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君毅,俞美香,龍蕊等.探析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9):11-12.
[2] 張建穎.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創新[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8(2):105-108.
[3] 商姚.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對策——評《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4(10):后插7.
作者簡介:楊俊林,男,廣東饒平人,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