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徐
摘 要:隨著互聯網和電子信息科技的發展,社會經濟逐漸呈現電子商務化,同時作為向社會各個領域提供企業財務信息的會計也根據社會經濟電子商務化而產生巨大的變化。由于與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相比電子商務有著巨大的優勢,因此電子商務在很短時間內便取代傳統的商務模式在各個領域被廣泛地應用,其中就包括會計領域。電子商務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會計理論系統,使傳統會計理論賴以發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進而使會計信息在生成、確認、計量以及報告環節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及特點。
關鍵詞:電子商務 會計確認 會計計量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7(c)-009-02
1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確認
1.1 會計確認的影響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交易商品和服務范圍的擴大改變了企業經營活動過程的各個方面,這將影響了會計確認的范圍和會計確認的基礎。
1.1.1 對會計確認范圍的影響
電子商務環境下經營活動包括有形商品的銷售和無形商品(數字化商品、信息服務)的銷售。其中有形商品等同于傳統經營環境下的物資商品,而無形商品則是電子商務環境下新出現的一種特有的商品。例如數字化商品與傳統的物資商品在生產成本、生產費用、生產過程等方面有明顯不同。數字化商品在開發研究期間成本高,但是一旦開發成功,其后續的生產、傳輸、儲存及銷售等花費很少,其體現的是高固定成本和低變動成本的特征。相比而言,傳統的物資商品正好相反,其開發研究成本較低,而后續的生產、傳輸、儲存及銷售成本較高,體現的是低固定成本和高變動成本的特征。因此,對于無形商品的會計確認不能一味的采用傳統物資商品的會計確認方式。
1.1.2 對具體經濟業務會計確認的影響
與傳統商務環境下進行的銷購業務相比,電子商務環境下銷購業務最明顯的差異是支付方式的不同。在傳統商務環境下,購銷商品支付方式一般是現金付款、銀行存款付款等,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可以采用電子支付,特別是當存在第三方支付模式時會對會計確認產生影響。
其中,數字化商品是電子商務環境下新出現的一種特有的無形商品。數字化商品的銷購業務一般采用電子支付方式,而且在數字化商品的銷售業務中,通常還存在一種特殊的支付方式(即以網絡虛擬貨幣支付)。這使得數字化商品銷售與收入的時間上存在差異,同時對會計收入的確認產生一定影響。
1.2 會計確認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 難以確認會計核算的對象
在對企業的銷售業務進行會計信息處理時,首先要考慮該銷售業務收入是否符合會計收入核算條件。而會計核算的前提是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但是電子商務銷售業務的會計核算對象、時間、地點和其他因素很難確定,因此,企業在對銷售業務進行會計信息處理時會面臨一定的困難。例如,在網上購買虛擬物品,由于整個交易的虛擬化,核算對象和核算時間是難以確認的,從而該交易很難進行會計信息處理。
1.2.2 難以確認會計收入的時間
傳統環境下銷售收入確認時間都有明確的規定,一般都以企業與購貨方簽訂的合同或協議的到期日為收入確認時間。如果沒有簽訂合同或者協議的,則按照收到貨款的日期為收入確認時間。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大多企業是通過銷售無形商品獲得收入。例如數字化商品,由于大多數的數字化商品必須先讓顧客先試用,然后顧客再決定是否購買,并且有的數字化商品購買后還應先付款再將其購買的商品進行升級,所以這些將導致會計收入發生的時間難以確定。
2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計量
2.1 會計計量的影響
2.1.1 對歷史成本原則的影響
在歷史成本原則下,無形資產往往被低估,例如企業開發的專有軟件技術僅以其依法取得專利時發生的申請費及其他相關費用來作為成本確定,而將研究開發費用全部計入當期損益。以這種方法計量,會發現為企業帶來較大收入的無形資產卻僅僅占企業總資產的一小部分,很顯然這種計量方法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產生很大影響。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是一種靜態的計量屬性,對于現如今企業要求的高效率低風險而言,企業不僅只需關注歷史情況,更應關注未來企業發展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與此相比,公允價值、現行價值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估算值等以市場價值為背景的價值計量屬性,可以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反映出資產價值的變化和投資風險,并且可以根據這些變化作出相關性較高的決策。但是現行價值、公允價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又只是歷史成本的鏡像,如果沒有歷史成本作為基礎,這些計量屬性將無以參照。
2.1.2 對公允價值的影響
在傳統經營環境下現行市價一般把商品的現實銷售價格作為會計計量的公允價值,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現行銷售價格作為現行經濟市場的主要表現形式,從網絡交易平臺獲得更是輕而易舉的。因此,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以公允價值作為會計計量屬性的可操作性也有了更好的保證。
2.2 會計計量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 難以保證無形資產成本的計量
一般企業在進行資產成本計量時都會選擇采用歷史成本計量作為計量屬性,也就是采用資產的原始價值作為資產成本登記入賬。然而與傳統的有形資產不同,電子商務環境下無形資產如果希望該無形資產不被社會經濟市場所淘汰就要緊跟市場消費需求不斷地更新和改進無形資產,而在無形資產的更新和改進中會使該無形資產產生一定的附加值,從而無形資產的價值會發生變化。然而采用歷史成本計量作為無形資產計量屬性則會忽略無形商品,后續因為更新和改進所產生的附加值,無形商品計量的準確性難以保證。
2.2.2 難以保證銷售收入的計量
傳統的銷售收入金額是按照企業與購貨方簽訂的合同或協議上的規定金額來計量的,如果沒有簽訂合同或協議的銷售業務,則以購銷雙方協商得出的價格為銷售收入價格計量。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一般企業在銷售商品時通常沒有簽訂合同或者協議,而是直接通過網絡的形式來進行交易,并且網上交易的價格是隨時可以被雙方修改的,從而不能保證銷售收入計量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收不到或者收不足貨款的現象。因此,有的企業就利用銷售收入計量沒有明確規定而逃避國家稅收。
3 建議
3.1 對會計確認的幾點建議
3.1.1 明確電子商務銷售行為及核算人
企業必須首先確定哪些銷售行為是符合相關準則規定的銷售收入前提條件,從而屬于會計核算的收入;其次還要確定會計核算員,才能對電子商務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核算處理。但是電子商務交易大多是網上直接進行,我們很難確定誰是核算人。所以我們應該根據國際經驗制定相關準則:第一,如果電子商務企業或當事人是在互聯網上設立或租賃網站的,應根據經營項目分別規定該交易活動的核算人;第二,如果是外企在我國設立或租賃網站的,則外企視為銷售,外企負責人視為法定的核算人;第三,如果網站提供商在為銷售商提供服務平臺的同時又為銷售商提供與銷售有關的各種活動,則網站提供商視為銷售,對其所售網站的收入進行會計核算,計入銷售收入;第四,如果是直接在網上傳送信息,例如“網上數據下載”,因為收取信息費可以認定為特許權轉讓,視為銷售,提供信息方視為核算人。
3.1.2 明確電子商務銷售收入的核算時間
由于電子商務銷售行為大多是網上進行,且大多銷售行為收入和發出貨物時間不確定,在確定完銷售行為和核算對象后,應該進一步確定其核算時間從而進行會計核算處理。但是電子商務銷售方式大多都是在互聯網上進行的,如“網上購物”“網上下載”等。對于“網上購物”我們也可以看作是“商品銷售”行為,“網上購物”一般會簽訂“電子協議”或者是“電子合同”。例如淘寶上的“訂單”,我們可以把“電子協議”“電子合同”視為傳統會計工作中的“書面合同”。銷售方就可以憑借“電子協議”“電子合同”和倉庫部門的“發貨單”作“收入”賬務處理。對于“網上下載”可以視為直接銷售行為,只要購買方下載完成后銷售方就可以確認為“收入”。
3.1.3 電子商務憑證的安全確認
因為電子商務會計中電子憑證取代傳統會計的紙質憑證,所以簽名也由電子簽名取代傳統的相關人員手工簽名。如果電子簽名是由計算機輸入軟件中普通的漢字填寫,就容易出現偽造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有關人員如經辦人、批準人、簽約人、審核人等在電子簽字時應采用加密碼簽字。這樣就可以避免偽造和舞弊憑證的現象發生。
3.2 對會計計量的幾點建議
3.2.1 無形商品初期計量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
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既按照財產物資的實際成本計量有利于會計工作的進行,也為會計信息處理提供了憑據,并且為財產物資保管責任的實施提供了有利環境,同時還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如果無形商品開發失敗,則在研究結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企業無論是為了將商品使用從中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還是為了第二次銷售才購入的無形商品,均可按照購入的價格進行計量。
即:購入的無形商品的原始價值=購入時支付給賣方的金額
企業研究開發無形商品的商品化和未來收益與有形商品的生產要求一致,因此,該無形商品的原始價值應該是在整個研究開發階段發生的全部費用。
即:自行開發無形商品的原始價值=研究開發階段發生的全部費用。
3.2.2 無形商品后期計量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計量屬性
企業如果希望無形商品不被淘汰就要緊跟消費市場的需求,不斷的更新和完善,而每次的更新都為無形商品增加了一定的附加值,因此從相關性考慮應選擇重置成本計量。同時對于那些沒有市場價值可以衡量的無形商品最為理想的計量屬性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因此,無形商品后期計量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計量屬性。
3.2.3 建立健全的電子商務會計核算制度
由于目前我國沒有相對完善電子商務核算制度,相關準則沒有明確規定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銷售收入的計量方式,造成許多企業網上購物、網上下載、網上成交的銷售收入未進行會計核算,從而逃避了國家的稅收。針對這種情況,國家有關部門應對電子單據、電子賬單、銀行電子結算單、原始電子數據憑證等制定統一的查詢辦法,同時對于企業發生的銷售收入均應按照交易完成后的電子賬單上交易金額計量。
4 結語
第一,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會計理論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相比于傳統經濟環境下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傳統的會計理論已經不能滿足電子信息時代企業對經濟活動進行會計核算處理的需求,電子商務環境對傳統的會計理論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從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信息在確認和計量環節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及新特點。在本文中,針對電子商務下會計信息確認與計量的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第二,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巨大的變化發生在傳統會計賴以生存的經濟科技環境中,同時也對會計確認與計量所依據的基本原則產生相應的影響,本文主要提出了電子商務環境下歷史成本原則和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影響。
第三,分析我國電子商務會計確認與計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 劉丹.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確認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 2011.
[2] 王棟.互聯網企業會計確認與計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 2011.
[3] 李娜.電子商務時代動態財務管理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