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珍
摘 要:偉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且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素質教育 ;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084-01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很多,例如: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教師用精煉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講述;采用幻燈、投影、錄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往往來源于教師有目的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寓教于樂、教學有方,這種表現在備課上。教師在備課中要善于構思和安排,既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使課堂秩序穩定,教學有條不紊。
我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一般采用以下做法:
一、真情相愛,以情生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需要具備導演的能力,更需要尊重學生人格,師生在人格上應該是絕對平等的,教師對學生只有做到發自肺腑的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在學生之中,才能增進師生感情,教師“導”學生才能樂意“演”,以情感產生興趣。為此我在教學中堅持做到鼓勵學生發現或找出我的任何缺點和錯誤,哪怕是指出微不足道的“毛病”,我都公開進行自我批評。我也特別留意發現和抓住學生的任何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對了那些缺少愛的頑童,我注重感情傾斜,經常課后找他們談心,在其身上找優點,缺點暫時避而不談,讓學生知道“我在老師心目中不是壞孩子,是聰明能干的”。真誠的熱愛產生的真誠的信任,學生有什么心里話愿意和我談,有委屈愿意向我說。老師尊重學生,學生信任老師,師生就有了共同語言。學生不再覺得上課是負擔,爭著搶著當“演員”,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積極、情緒熱烈,“讓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教師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精心設疑,誘發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從問題開始的,有疑問才能啟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使他們的思維處于主動積極、愉快地獲取知識的狀態。如:在教學6的加法一節時,要講授調換兩個加數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老師就先出示教具,5根藍色小棒,1根白色小棒。根據這幅圖可以寫出兩道加法算式:5+1=6,1+5=6,同學們對不對?朋友們說1+5=6不對。老師說:“兩道都對,大家可以動手互相擺一擺。”通過動手操作,愛動腦筋同學已明白道理想舉手說破,老師暫時不讓同學們說穿,同學們懷著急切的求知心情跟著老師進入新課。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操作,同學們明白了對一幅圖的觀察角度不同,所列算式中加數的位置不同,從而得出交換加數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
三、聯系實際,激發興趣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其求知欲。在完成“元角分的認識”教學任務后,針對學生計算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我設計了一些實際操作課。學生把各自的鉛筆、橡皮、小刀、文具盒等學習用品放在講臺上,輪流扮演售貨員和顧客。操作過程中多數同學扮演出色,動作熟練,計算準確,也有“售貨員”賣出東西少收了錢,有的“顧客”買東西多出了錢,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在這樣一個簡單的“柜臺”前,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參與,認真扮演角色,注意力集中到的“顧客”和“售貨員”的演技和交易中的計算能力上,然后進行小結。學生感受到掌握本領的重要性,認識到了計算中出現一個小錯誤在將來工作和生活中有時可能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強化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激發了求知欲。
四、通過游戲,提高興趣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尤其需要結合兒童心理特點開展趣味性教學,為此我精心備課,把教學內容融于游戲之中,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4的組成”教學之中,我先設計了一個“找朋友”游戲。選6名同學平均分成兩組,每組3人分別編成1號、2號、3號,站在講臺兩側,其余同學齊唱“找朋友”歌時,這6名同學各找另一組的一位朋友,編號合起來等于4。然后老師把三對朋友介紹給大家:哦,1和3、2和2、3和1找成了朋友,找對了沒有?學生一齊回答找對了,因為每對朋友編號的和為4。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掌握了“4的組成”。
我還運用“趣味競賽活動”、“開火車”、“貓捉老鼠”等游戲,把枯燥的數學教學變成生動活潑的游戲,使學生在和諧歡樂氣氛中掌握了知識,激發了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興趣是人類的一種心理傾向,產生興趣才有成功的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我經過一些嘗試,已初步改變了學生的精神面貌,增強了師生凝聚力,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利于充分展現自身素質的寬松愉悅的環境。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新世紀的創新人才,還需要教師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才能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做到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 陳清容,呂世虎.《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