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華
摘 要:在傳統教學中,數學教學手段缺乏,學生的視聽得不到滿足,學生的思維、知覺沒有充分被開發,多媒體技術的圖文聲色并茂,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更好的環境,教學信息的傳攜更具有效性,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優化;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57-01
數學是科學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間有嚴密的邏輯關系。在現代的教學當中,抓好數學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中小學數學的教學肩負著這個重任。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以現代媒體為手段,實現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最優化的一種教育技術。就中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從本質來講在于優化教與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又要依據教學目的要求,更要以學生為本。
一、促進學生的知覺學習
現代心理學認為,對人的學習起重大作用的是五大系統,既基本定向系統、聽覺系統、觸覺系統、嗅覺系統和視覺系統,它們分別從體內外環境中獲取不同的信息,產生不同的知覺。中小學學生的學習從感知開始,多媒體技術圖文聲色并茂,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更好的感知環境,為教學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更多的感官通道,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知覺學習。
1、數形結合,化抽象為具體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不但能展示圖象,將學生帶進來生動豐富的知識世界,而且可以將抽象的東西通過媒體手段來演示,形象地表現出來,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認知難度。
2、變靜為動,化難為易
數學的特點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容易接受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在傳統教學中對于難點、重點的教學過程過于單調乏味,使學生難于理解,而多媒體教學能直觀、生動、形象、準確地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效地突破難點,引導學生由具體形象上升為抽象邏輯的思維。
如:在講解“中心對稱”這一重點概念時,若用傳統教學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劃演示,教師總是難講清、講透,學生也難以理解,掌握,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兩個圖形各自繞著某一點旋轉180度,運動流程保留在屏幕上,并在旋轉時配以適當的音響,鮮艷分明的色彩,促進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使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得以豐富和加強。當演示完后再做點撥性的敘述,學生就很容易建立起“中心對稱”的概念了。
3、強化與反饋
多媒體技術具有交互性和非線性特點,對強化教學效果與促進反饋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如學生有困難,教學中需要突出的地方,都可以反復一次或多次起到強化的效果。再有通過師生、人機的交互,實現了教學的反饋,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二、啟發操作
操作活動能促進學生把外界的運動與內涵的思維活動緊緊地聯系起來。按照中小學生認識的基本規律如實感知形象——形成表象——逐步抽象的特點,加強以啟發學生操作的直觀教學,是促進學生加深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使它們從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度的一條途徑。多媒體能利用自身的優勢使學生充分感知形象,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再與學生的動手操作相結合,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
例如,把棱長為2分米的正方體切成相等的長方體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先進行直觀演示,使學生知道表面多了幾個面。但要求出每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時,就應該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這樣直觀演示與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了學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了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促進升華
教學過程是一個傳授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實現知識結構內化的認知過程。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更好地呈現新老知識間的聯系,展示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鞏固舊知識,領會理解新知,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升華。
如在圓錐的教學中,先讓學生回憶圓柱的有關知識,然后在屏幕上演示圓柱的直觀圖,接著把圓柱的上底面逐漸縮小成一點,就成了一個新的幾何體——圓錐。這樣,引導學生從原有的“圓柱”這一知識結構出發,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直觀、形象、動態的教學功能。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圓錐的形成過程,讓新知在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生根,同時也進一步升華了舊知。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優化。
四、優化訓練
采用多媒體技術,可把被感知的對象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通過形、聲、色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帶著新穎和好奇的心情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再緊靠教材知識結構設計有層次的習題,優化訓練。
1、虛擬現實,強化訓練
課堂教學實踐經常會遇到“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或“說不清楚”的情景,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虛擬現實,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形象,進一步優化訓練。
如:一列火車長200米,以15米/秒的速度通過長1.6千米的隧道,求這列火車通過隧道的時間。
對于這道題目,有些學生能以想象出火車出隧道的實際過程,因此很難弄懂火車通過隧道的時間。通過多媒體,在屏幕上展示火車進出隧道的進程,學生看后,很快就會突破“火車從進隧道到離開隧道時,實際其行使過程等于隧道長加上火車長”這一難點,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2、快速反饋,及時糾正
學生在練習反饋的信息是教學效果的重要標志。應用多媒體可避免傳統的習題教學冗長、枯燥的弊端,能快速、正確地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大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與效益。教師在講解完新知識后,由計算機自動給出題目,讓學生練習,并且學生在計算機中給出的答案由計算機網絡自動反饋,判斷其正確與否同時提示出所錯原因,教師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普通錯誤給予解答和講解。從而做到“快速反饋,及時糾正”的教學原則。
總之,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開發學生智力的實踐活動。把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值得被認可和肯定的。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盲目使用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真正的優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