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芳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質量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缺陷,主要表現為時間分配不合理、缺少與學生間的互動、課程中的實踐性不強等等。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該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合理的安排教學結構,將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因此,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對提升課堂質量的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質量;提升;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97-01
數學是小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鍛煉他們解題的能力和速度,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性。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接收數學知識,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將學習理念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增強課堂中的趣味性,使學生愿意主動的參與進來。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脫離
從根本上來說,小學數學的實踐性非常強,許多問題與生活息息相關。但在許多教師的講解過程中,通常只是以理論為主,將書中的例題作為練習內容,沒有令抽象的問題簡單化。在學生的角度來看,這種形式的數學課是非常枯燥的,甚至會使他們感到厭倦。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教師的經驗不足,教學能力不夠。第二,少數教師為了簡化教學過程,減輕自己的負擔,沒有進行認真的備課和總結,導致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2、課堂分配時間不佳
一些教師不懂得合理的分配時間,使課堂效率提升。時間分配的不合理重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一些教師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實行“滿堂灌”的方法,令學生的思考時間過少,對自身的認知不足,部分知識也沒有完全消化。第二,教師雖然增加了與學生的互動環節,令組內成員進行討論,但由于課堂中講授的內容過少,并且十分松散,學生不了解討論的重點是什么,使此環節變為“閑談課”。第三,教學環節不具有承接性,教師沒有構建全面的知識體系,并在劃分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有效分配時間。
3、缺少現代化的教學方式
作為現代化教學方式之一,多媒體能夠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數學知識,并增添課堂中的趣味性。但一些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較深,教學能力也不是十分突出,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將多媒體投入到數學課程中。另外,還有一些學校的資金配置不足,沒有將計算機引入到每個班級中,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從這一角度來看,數學課程質量與機械設備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
1、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將實際情景導入
教學方法的創新是小學數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添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周長”時,教師可以以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切入點,利用合理的方法將問題導入。首先,教師能夠在上課前為學生們拍攝一張團體照,令學生們制定一個簡易框架,將照片的四面圍上。接著,將學生們分成小組,利用直尺分別測量上下、左右的長度,并對結果進行匯總。最后,教師令學生結合數學課本中的內容,并詢問:“想要知道簡易框架的長度首先要了解的內容是什么”,引出“周長”的概念。這樣既能夠將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生動,也加入了引導和交流的過程,為學生構建了周長的認知結構。再如:在“認識圖形”的這一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為學生們準備剪刀、膠水、彩紙等道具,令他們參照書本中的圖形,選擇出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裁剪。當學生制作完成后,教師則可以將三角形、圓形、橢圓、正方形、長方形等都粘貼在黑板中,帶領學生共同學習。
2、以“實踐”為主,突出課堂環節的緊湊性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突出每一環節的緊湊性,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師應該將理論與實踐聯結在一起,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角的度量”中,教師可以首先在黑板上畫出角一和角二,選取幾米學生為代表,令他們判斷哪個角更大。學生給出的答案是不同的,一些學生認為角一大,一部分學生認為角二大,還有人感覺兩角相等。這時教師可以引入“度量”的概念,當學生無法用肉眼分辨時,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來解決。接著,教師拿出量角器,將學生們兩兩分為一組,一名同學將刻度線固定好,令一名同學則讀出角度的具體數值,并在紙上記錄下來。最后,每組派出一名代表將答案公布出來,由教師進行評定。測量正確的同學將方法交給其他組的學生,既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也令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將知識總結出來,提高了課堂效率。
3、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興趣
創新能力的激發離不開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提升學生興趣,增強課堂質量。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們喜歡的動畫卡通人物喜洋洋與懶洋洋來設置問題場景。首先,用Flash動畫構建一幅羊群分割蛋糕的畫面,在旁邊標注好文字,問如果一塊蛋糕給了喜洋洋一半,由分給懶洋洋一半,那么他們每個人分得多少,如何用數字表達出來。其次,在討論之前,教師應該為學生們指引正確的方向,將分數的基礎理念導出,令他們將其與問題聯系在一起,在小組內進行共同思考。最后,為了提升課堂效率,教師應該規定討論的內容,令學生們用自己的理解來歸結分數的定義,這樣既可以深化他們的理解,也使課堂間的互動性增強。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第二,提出幾點提升小學數學課堂質量的有效方式。從而得出:為了增強課堂效率,吸引學生的眼球,教師應該轉變原有觀念,改進小學數學的教育方法,在創新活動形式的同時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同時,也要合理的分配授課時間,從學生的心理出發,滿足他們的需求,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黃 俊. 基于新課改下改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質量的探討[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5).
[2] 馮雷娟.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9).
[3] 任芳玲,喬克林. 高校青年教師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J].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6).
[4] 鄺孔秀,胡娟淼,姚璐.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質量的策略探析——基于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與普通教師的課堂“提問”教學比較研究[J].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06).